top of page

本週評論:教得少而學更多

  亞理斯多德這樣說 :「我們所是乃我們重複地去做而成。優越本身不是一個行動,乃是一個習慣。」(We are what we repeatedly do. Excellence then, is not an act, but a habit) 安迪史丹利 (Andy Stanley)於《有效的事奉》( 7 Practices of Effective Ministry ),提出一項牧養理念 : 「教得少而學更多」(teach less for more),很值得本港教牧思考與應用。

  本地兩位學者莊璟珉與趙永佳於〈如何「教得少學得多」? 教局應檢視常識科的質和量〉 :「因為資訊和知識與日俱增,唯有運用概念來處理繁瑣的資訊和學習日新月異的知識,才能讓學生更易掌握社會趨勢。老師如果能夠以不同常識科主題帶出重點概念,並由概念帶出知識,這就是『教師教得少,學生學得更多』的教學模式。」(《明報》,2017年9月8日)

  兩位學者提出「以主題帶出概念 由概念帶出知識」,來改善小學常識科目內容過多,甚至學習呈現「碎片化的現象」。放在堂會或神學院場景,如果討論的焦點放在增開哪些適合時勢的科目或課程,同樣是放錯焦點 ! 本港任何一間神學院,無論宣稱怎樣高舉與重視聖經研究與教導,現實是不可能於三年或四年課程內逐卷教完。筆者認識有堂會於其主日學課程,確實用了10年多年日完成教導66卷新舊約聖經,這些堂會真的寥寥可數。對於信徒而言,教導他/她能整理、辨識與轉化資訊為合用的信仰知識,這些學習與思考方法,較諸單方向灌輸資訊更為重要。身處複雜多變年代,信徒面對不同課題挑戰,不再是宗派領袖與KOL(意見領袖)對這個課題怎樣理解,乃是個人大概知道怎樣按聖經、神學與傳統等而得出方向。即或思考出了偏差,那又何妨 ? 真正學習就是這樣。

  華人教會弔詭地方是不重「實踐神學」,卻好「實用主義」;信仰群體理應是「學習社群」(learning community),但我們的學習與教學模式仍然停留於「名師」名補習社水平。教會領袖能言善道不少,信徒聽得多,也善於品頭論足,評論一番。教會內外,資訊多的是;信徒需要不是獲取更多資訊就帶來生命成長;相反,過多資訊與「填鴨式」教導可能培育出「自以為義」、「立場行先」思想封閉的教牧與信徒。

  就以最近再度流行的「門徒訓練」為例,倘若有教牧認為有了最好的「門訓」教材與模式,只要信徒乖乖地學習這些資訊,就能脫胎換骨地成為門徒,同樣也落在「自我感覺良好」的迷思中 ! 教牧與信徒常常誤會「聖經真理」講了一遍,聽了一次,就實行出來。常有不同宗派總會邀請筆者主領其領袖聚會,筆者向這些教牧明言:「不要期望我一次講兩三個小時,就能使衰退的宗派與堂會,改變成為健康成長的群體。」當每年有不同主題,不同主題找不同講員講,宗派或堂會本身也沒有「持續成長」理念,只是找些吸引課題,有專人分享資訊,聚會做完了,便功德完滿了。香港教會圈子確實很多聚會與活動,甚至彼此競爭;然而能「持續成長」到底有多少 ?

  外國有調查發現,一位信徒平均聽了7.6次福音才作出決志行動,這意味著同樣資訊經過多元化多角度的表達,才能達成行為的改變。《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The Power of Habit) 分享馬鞍峰教會作為個案,華里克與領導團隊成功之處不在於課程或教導內容,乃在於定期透過40日的系統學習,並有具體指引,確保或鼓勵信徒能夠養成新習慣,從而運用「習慣的力量」自主與自發地實踐使命。

  堂會要重新檢視我們的聖經教導與信仰學習,我們重點是放在教導正確的資訊,還是像耶穌教學一樣 ? 耶穌教了少許,要求門徒出去做少許,回到耶穌那裡作信仰反省,然後耶穌再作更多與更深的教導。現今堂會的教導缺失是「教得多而做更少」,信徒並非需要重覆的認知資訊,乃是有人在旁指正其不足與偏差,從而引導對方「在做中學」,不斷在實踐中深化學習的動力與深度。

  從宗教教育角度看,信仰的成長從來不是速成的。我們要重申「教得少而學更多」的原則,培育信徒能按所知而行之。當教牧與信徒皆能「教少而做多」,就能減少假大空,逐步身體力行成為信仰的踐行者,更能彰顯基督的榮美 !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