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本週評論:我的婚姻旅程

  感謝神,帶領我與師母於今年進入35年的婚姻旅程,當中有沉悶平淡的歲月,也有刺激考驗的時刻,種種體會只是讓我倆在愛中不斷成長,學習相愛又相爭,相爭又相愛。

  倘若婚姻是一趟旅程,我倆走過的路有如艾略特 (T.S. Eliot) 所描述 :「我們不要停止探索,而我們一切探索的終點,將抵達我們原先出發之地,猶如首趟發現此地。」壓根兒,我不是浪漫男士,也不曉得如何向異性口甜舌滑。師母有時埋怨我說話不多,情趣欠奉,吹水天下大事,惟對卿卿我我的雜談興趣不大。

匆匆上路

  1984年6月我於播道神學院畢業,7月開始於宣道會元基堂承擔牧職,9月初結婚。我倆一同成長於基督教頌主堂,青年團契年代由認識至相戀。入讀神學院第一年,我曾向師長表示準備結婚,那些年日神學院禁止學生在學期間結婚,理由是神學生要專心唸書,拍拖事情只能「保溫」而不能「過熱」。我同班也有兩位已婚男同學,他們過走讀生活,而我則聽話地照做。我向校方申請了,我就光明地拍拖,某些神學生則要暗地發展地下情。

  婚後,我有段時日要兼顧兩間堂會牧養。堂會牧養佔用了我大部分時間,師母能幹地照顧我起居飲食家務各樣需要。由於我對事工的拼搏,犧牲自然是家庭生活,難得是師母任勞任怨地肩起家庭責任,並照顧其後增添的兩名男孩。

  還記得大兒子出生的日子,正值教會舉行福音營,我也來不及有任何的期待或感覺,趕往醫院期間,兒子已平安面世。這段年日的婚姻旅程,當然有不少性格與生命磨合的場景,但因著我們共同在愛裡接納、包容與體諒,得以在大小衝突後能夠復和關係,並重新上路。

中途休憇

  1993年,我們舉家飛往溫哥華,前往維真學院進修,享受唯一一次安息年假。這一年半日子的學習與家庭生活,活得甚為寫意。進修之外,還有空間可以外出不同市鎮歷奇。換了場景,放下堂會責任,神透過不同學習經歷,讓我倆生命有重整空間,心靈更能承載對方多一些。

  當我上侯士庭 (Dr. James Houston) 「靈程導引」一課時,有數次可親自約見老師,直接聆聽他的提點與指引。有一趟,我提及配偶可否一起約見,老師欣然應允;師母有機會於約見時段,領受大師的導引。1993年11月中,我倆安排了保姆照顧兩名孩子,前往度假勝地惠斯勒(Whistler)參加當地學園傳道會主辦的「伉儷婚姻成長營」,這也是難得二人共同成長的美好時刻 !

  1994年6月回港前,本著「窮風流」的精神,舉家一起首次乘坐郵輪,遊玩阿拉斯加。婚姻歷程中,這些片段與回憶,新鮮與平淡互相夾雜,有開心時刻,也有痛苦的日子。

風雨同路

  回港後,繼續於元基堂負起牧職,1996年與會眾同心以信心擴堂成功。成功讓我不自覺跌入網羅,就是在樓價極高之際,超過個人負擔能力,購買了居住單位。1998年,隨著樓價急跌,我倆經歷了負資產的艱難歲月。在經濟壓力下,師母與我能互諒互讓,不怪責或諉過對方,堅忍地度過這些刻苦日子。

  當思考人生下半場時,神帶領師母入讀中國宣道神學院,她用了六年時間(部分時間與全時間)完成了學位。兩名兒子於成長期間的反叛,也曾構成婚姻的莫大壓力;若非主恩憐憫,爭吵過後能修補復和,我倆也可能分開與離婚 ! 婚姻的維持與延續,不是理所當然的;當我目睹身旁好友與教牧婚姻失敗時,我只能說是父神憐憫我,在祂恩典中我倆仍能一起成長。

  婚姻維繫了愛情,不是愛情維繫了婚姻;真愛是毫無保留對承諾的委身,而此份委身承諾的關係使我倆定意無論如何也要持久地深愛對方。潘霍華一篇從獄中寄出的婚禮講辭 :「總而言之,在寬恕中共同生活,若沒有寬恕,不獨是婚姻,任何人類的關係,都不可能存在。不要堅持你的權利,不要互相責難,不要互相批評或歸咎,不要互找過失,但接受彼此的真面目,從心底裡每天互相饒恕。」(《獄中書簡》,216頁)

同心同行

  2000年,我離開了元基堂,轉往「香港教會更新運動」事奉,工作時間較前穩定,師母於2001年起於天頌堂任職部分時間女傳道。我倆分別於事奉道路上,更能同心同行,分享甜酸苦辣,密契與合拍也有所增加。兩名兒子於風暴過後,先後於本地完成大學及投身工作,父母責任也告一段落。小兒於2014年成家立室,15年大孫女出生,2018年再添小孫女。

  師母於2018年正式退休,而我也計劃一年後退休。退休前後的婚姻,也是不少金齡夫婦的考驗。師母的退休生活,不再是湊兩名孫女,繼續承擔責任;相反,乃是活出心靈自由,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退而不休,乃指向軌道轉換,做更多觸摸心靈的生命交流。遊歷不同地方,探幽訪勝,結識新知,重聚舊友,分享生命,學習新趣,這些便是同心同行的方向。

結語

  婚姻有時是一條平坦大路,有時是崎嶇難行;然而在神保守下,兩個性格迥異,卻能同行近35年,一同學習相愛功課,從而生命更加成熟,這一切全是恩典 !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