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本週評論:「知情識趣」享退休

引言

  全球各地人口不斷老化,退休潮對華人社會與教會有明確的影響。就以香港為例,職場退休人口達88萬人,每年超過6萬人面對退休,受「嬰兒潮」(Baby Boom)影響,退休高峰期正是這群出生於1946-1964年期間金齡人士要適應的新里程。

  有人認為人生與工作沒有退休,作信徒是不能退休。基督徒身分與事奉不會因雇用關係改變而失掉。我們可以理解退休有兩個層面,一是「雇用退休」,乃是受別人或公司的決定而要退休;下崗後換軌,可按個人喜好,繼續創造工作的價值。另一則是「人生退休」,這是誰也決定不了,對基督徒而言,「人生退休」就是安息主懷,最後轉換人生在世的跑道。「雇用退休」信徒,乃指向他/她從某個受薪職位退下來,不再受責任困身,享受自由,重新開展人生的新方向。

  聖經沒有經文,說明退休年歲與相關安排,基督徒在沒有律法禁止下面,自由活出退休生活。民數記提及利未人辦理會幕事務,「到了五十歲要停止退任,不再辦事」(八25);我們可以理解這些利未人負起豎立、拆卸、搬運會幕及相關器具(民四21-49),退任安排其實是對這些體力勞動者的勞工保障,退役的利未人繼續享受其它支派的生活供養。有些聖經人物,好像迦勒年屆85歲 (書十四10),仍未退役,持續於前線爭戰,他可代表永不言休的精神;但我們不能硬把迦勒個人的特殊經歷,無限套用於所有職場信徒。

  「雇用退休」,無論是60歲或65歲(香港),有些地區可能是67歲(美國、加拿大等)或以上,大多基督徒均要面對人生新階段的轉變。對中產專業信徒而言,他/她們有條件可以自願或不自願退休;相反對低收入的勞動者來說,退休是奢侈,手停就口停。筆者所談的,只適用於那些有一定經濟條件的中產信徒,「雇用退休」後如何享受人生熟年的美景。

先「知」先覺

  退休信徒要有能力獨自打理生活起居,對自身健康管理負責,毋須事事倚賴他人照顧。退休不是遊手好閒,經常出門旅行,沙士比亞曾說 :「一年四季在玩樂中度日,娛樂終將乏味如工作。」熱愛工作的弟兄,不用聞退休而色變;重要是作好心理準備,及早規劃就顯得重要,信徒要知道怎樣預備適應退休後的悠長假期。

  信徒一旦從職位退下來,不意味著從此變得快樂與自由。這些信徒需要早作規劃與預備,才能享受這段「夕陽無限好」的下坡人生。大多「雇用退休」信徒,衡量家庭經濟不會因為不再有固定收入而構成壓力,只要簡樸生活,也不會憂慮個人起碼要有632萬港幣(投資者教育中心,2018年2月)身家方能過滿意的退休生活。退休信徒要保持特立獨行,不能寄望子女有財力供養;因此,經濟與生活的獨立自主是重要。

  經濟在退休裡扮演了一定角色,提供生活舒適的基礎,也有助信徒完成目標;但金錢不一定能帶來快樂與健康。財政自由不等同「安享退休」,柴林斯基 (Ernie Zelinski)於《幸福退休新年代》指出 :「健全的身心狀態和持續的團體支援所扮演的角色其實還比財務狀況來得重要。」「雇用退休」信徒要反思 : 我能否接受目前身心狀況 ? 我是否活得自在 ? 萬一老伴離世,我能否獨立地生活 ? 我有否預備好退休後生活 ?

深廣「情」緣

  朋友就是財富,有了朋友,退休人生才能圓滿。信徒要廣結情緣,擴充人脈關係,不只維持舊友,更要結識新友。男人的老後不要只剩晦暗,就要及早培育友情。有研究指出男性喪偶之後的失落與備受打擊,正因為沒有拓展妻子以外的人際關係所致。退休族人士需要與他人互動,被別人接納,找到歸屬感。

  退休信徒需要可以進行情感、思想和心靈交流的同行者。弟兄往往透過學習新知,或服侍他人,間接地與其他信徒及人士相識相交;這些交往也不限於同齡人士。退休信徒要「跨代同行」,與不同代際之間交往,能互相分享知識與經驗,一同成長。

  堂會開設退休信徒的團契或小組,有可能未必滿足需要;因對這些長期返慣團契或小組的信徒,感受是加重責任,反而要考慮是開辦短期針對具體需要的興趣班更為合宜。退休信徒需要學習新知,活化大腦;也需要有運動,改善身體。堂會能在這些範疇提供空間,凝聚這些志同道合的信徒,就能透過活動促進情緣。

  筆者一年多前,經一位牧師朋友介紹,每周定期與一群「跑友」一起練習與跑步;也因著「跑友」互通資訊與協助,我完成了兩次10公里挑戰比賽。不同興趣,就能編織各式「趣緣」,如「龍友」(攝影愛好者)、旅友、「狗友」(養狗愛好者)、食友、書友、「啡友」(咖啡愛好者)、「機友」(電競遊戲者)等,這些業餘者能主動自發地連結一起,堂會不用安排這些活動,乃間接地引導這些退休信徒,按其興趣與熱情,能走在一起,互相交流。

增進見「識」

  退休人生不是「等死」,於是生活懶散、空虛、乏味。汽車業大亨福特曾說 :「停止學習的人會日漸衰老,無論是二十歲還是八十歲,持續學習的人則會青春常在,人生最美好的一件事就是永遠都有一顆年輕的心。」

  不少研究指出,金齡人士學習新知,能夠保持大腦健康。退休後,時間多了,信徒可把握時機,修讀個人有興趣學習的課程,無論是語文、音樂、書法、舞蹈、繪畫、神學、心理學或其它科目,學習新知能避免腦退化,同時使人保持身心青春。

  坊間提出「主動型興趣」與「被動型興趣」分別,前者指向一些涉及身體力行或積極參與的活動,如擔當義工、下棋、行山等,後者只為打發時間,不能挑戰和發揮潛能,如看電視、逛街與飲茶等。退休信徒也要培養「主動型興趣」,讓生活添加情趣,從而帶來滿足感及成就感。追求知識為信徒提供了發現自我、開拓視野,帶來創意,從而使人生更新,並能重振活力。

  退休人生是生命回顧與重整的階段,這段期間退休信徒要準備接受一個新的事實,就是職業身分已成過去 (特別對弟兄而言),個人價值不再由組織或職位界定,要重新建構與思考真正的身分。心理學家芮芙 (Carol Ryff) 建議中年人的整全發展,包括 : 接納自我、與人建立正向關係、自主性、駕馭環境、有人生的使命與個人成長。

  退休信徒的靈性操練,不再是聚會或節目導向,乃是堂會能夠塑造空間,提供資源,讓信徒自行探索與成長。香港教會更新運動主辦的「金齡信徒再上路」導師培訓課程,經已完成了三屆,共65位教牧與信徒領袖參與。課程乃是裝備教牧於其堂會內開設相關課程,引導信徒於身心社靈方面適應退休生活,並能貢獻餘生,榮耀上主。

活得有「趣」

  「雇用退休」提醒信徒不得不重新思考「我是什麼人、我的興趣何在、我如何安排生活優先次序等問題」。有研究指出每五名退休人士當中,就有一人患上或輕或重的憂鬱症;另有調查指出退休的迷思是「男人退休,老婆最開心」,相反是不少家庭主婦不能適應常呆在家中的配偶。倘若處理不好,退休後夫婦關係變成怨偶而離異,也不是未有所聞的真實故事。

  退休人士回望其大半生是「責任主導」,退休最大優點,就是不再需要遵照別人的命令行事,可以開始做個人想做的事。不少信徒於退休後,想在家庭和堂會之外,打造一方屬於自己的小天地。信徒可自由自在,做想做的人,發展新的嗜好與興趣,成為刺激退休族盡情享受人生的一大動力。

  退休就是成功轉換跑道,信徒要為個人尋夢與完夢,發展所長,貢獻天國。因此退休信徒,活得有「趣」,就是能度身訂造個人發展空間,重新活出個人夢想。退休信徒要接受新挑戰,有時會抗拒來自堂會的要求與期望,他/她討厭要承擔過多的責任,這些心理感受教會領袖要明白與體諒。倘若教會領袖一廂情願以為退休信徒會自動填補現有事工的空缺,肯定會大失所望。有部分不曾參與的,可能會投入事奉,但對那些返慣聚會又有事奉的,可能感到挑戰不大 !

  大部分退休信徒不會滿足於出席聚會,他/她們需要教牧個別接觸,發展待圓之夢,只要得著群體的肯定與挑戰,就會主動地實踐。牧養的契機,正發生於退休信徒滿有熱誠地追求個人夢想時,期間發現不足,從而虛心學習,帶來改變。

  大前研一於《後五十歲的選擇》分享 :「五十歲後的人生選擇,是一個新的挑戰,要捨得重新開機。這時候『窄而深』是生存的關鍵,年輕時候廣泛涉略與多方學習嘗試,中年時應該改為專一而深入,才能獲勝。其次,必須『捨明星,做原野的花朵』,提升自己回饋周遭環境的價值與貢獻,發一隅之光。」

結語

  當弟兄從職場退休,有些姊妹則從母親(親職)角色退下來,這些退休信徒不再扮演記掛眾多瑣事的「責任承擔者」,能回復赤子之心,讓真我呈現在神面前,好好地存智慧的心數算年日(詩九十12)。作家曾野綾子看「成熟」,就是「活出真正的自己」,步進人生終點的信徒,學會「知情識趣」,才能享受熟年的收穫 !

(文章曾於2014年4月刊登《傳書》雙月刊,現重新修訂。)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