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本週評論:應對疫潮的短期思考

  武漢肺炎於1月底內地爆發,至今已演變為大流行。香港已進入第二波階段,隨著回流港人(英美加留學生、滯留湖北港人等),疫情短期內不會減退。

  作為教會領袖,一方面關注各地疫情的發展,另一方面也非被動地等待有天疫情過去,一切事物就會回復正常。也許我們要調校心理,我們正身處漫長疫戰當中,各地不同時段正陷於捱打狀態,嘗試採用圍堵來防止或拖延病毒入侵。我們在上半場,或只是十個回合中的首個,真的沒有人知道!

  香港處境較為惡劣,乃因政府不能果斷封關,也不能強制執行入境人士的健康申報與有效跟進。香港防疫做得好,只因港人意識高,戴口罩、勤洗手、停聚會、保持社交距離等,從而減少確診個案。近期確診個案再度上升,又有大量人士回流,預計復活節假後也不一定能復課。

  當然,這種嚴防守勢是要付出代價,就是保了人命,整個社會與教會陷入半停頓狀態。如果為時兩個月是極限,我想大多港人可以忍受,但若延長為一至兩年,我們又是否能承受得起? 我沒有答案,也非簡便地要二選其一。教會領袖確是處於兩難,長期停止聚會可能對堂會帶來負面影響,要恢復實體聚會,又怕有人中招時,或多人感染時,要承受輿論的指責。筆者沒有答案,只是把問題拋出來,一起討論與思考。

更改年度計劃

  當我們判斷疫情不會於未來數月就會自然消退,教會領袖就要重新檢視年度計劃與事工安排:

  • 大型聚會與慶典全部無限期押後或取消

  • 暑假與今年所有境外短宣、訪宣與外出會議押後或取消

  • 暑假所有營會押後或取消

  • 所有集體式聚餐、愛筵押後或取消

  暫停或押後聚會只是應對手段之一,背後是盡我們的社會責任,維護公共健康。教會暫停聚會,非因政府命令我們這樣做,乃是我們樂意配合政府於疫戰時的特別安排。教會領袖要有明確的辨識,教導信徒明白。政府只能禁止某個人數的聚會(包括宗教聚會在內),但不能限制個人、家庭與小組的宗教自由。更改計劃應是較易處理的,只把原本安排無限期押後便可。

重啟部分聚會

  暫停聚會,異議不大;但要恢復聚會,必會引起爭論。筆者並非建議即時重啟實體聚會,乃是在重啟之前,先作好預備功夫,以致義工與信徒皆能適應。

  任何時候,教會不可能在零風險下才回復正常。當然,我們可以參考是政府公布的復課日期。這是一個指標,也不是唯一的。倘若堂會領袖與大多會眾已有共識,局部重啓聚會,第一階段可試行大堂崇拜,老中青兒皆參與其中,其它暫停。

  第二階段,可以回復一半或大半聚會,暫停兒童聚會。第三階段,才全部回復正常。各階段之間,也可因應疫情而有不同的聚會安排。

  同時,回復實體崇拜,也非一刀切,要暫停網上直播或錄播。堂會要因應信徒個人或家庭的健康顧慮,同時安排兩種不同形式的崇拜。這樣安排不是理想,卻顧及不同信徒的需要。

  當疫情稍為減退,要回復實體崇拜前,教會領袖必要有足夠的防疫物資,因為每堂聚會前後皆要消毒清潔,必要的防疫措施如下:

  • 每位聚會者要實名登記,並有聯絡手電號碼

  • 聚會者要自備及戴上口罩參與

  • 限制入場者只在聚會場地一個入口進入,有人負責量度體溫及搓手液消毒

  • 只開放堂會崇拜場地、洗手間等,其他地方可考慮暫不開放,從而減少崇拜後(如有多堂次聚會)清潔處理的時間與人手

  • 暫不提供兒童託管服務,成年父母與兒童一起聚會

  • 堂會不會提供聖經、詩歌集、程序表

  • 建議會眾以手機下載程序表、經文等聚會資訊

  • 提醒信徒自行領取奉獻封,於奉獻時段或散會後,放入已經安放當眼位置的奉獻箱(數個)

  • 崇拜事奉人手暫由教牧同工、長執及部分信徒負責

  • 如堂會空間許可,會眾座位保持一定距離。原本可坐100人場地,可能變成只坐50至60人左右 (每場人次由教會領袖決定)

  • 台上事奉者戴上口罩負責其環節,主席/主禮及講員各一枝咪,其他視乎供應。每枝咪可用保鮮紙或膠套保護

  • 牧者與會眾不握手問安,各人暫停任何身體接觸

  • 暫時禁止所有人於堂會內進行飲食

  教會領袖做好了物品預備,也有足夠事奉人手,便能重啟崇拜。

  另一可試辦法,就是由小做起,以現時做直播或錄播時段為崇拜時段,歡迎信徒登記後,可以參與。如果崇拜於主日上午十時舉行,除了現時負責同工及帶領敬拜的義工外,也容許有樂意參與的信徒出席,當然人數有一定限制。

特別聚會安排

  面對耶穌受難日及復活主日,教會領袖需要思考怎樣預備及設計聚會。筆者建議可有數項聚會的可能,而這些聚會均設一定人數限制(如每場只限20-30人左右)

1) 受難日聖餐崇拜(青成年及長者信徒)

  堂會停了實體崇拜,也有部分信徒因其堂會的信仰傳統,未能參與聖餐。耶穌受難日,就是適當的場景,堂會提供多堂次的聖餐崇拜。筆者建議可於周五(4月10日)上午、下午、晚上因應需要而有數次聖餐崇拜。如一百人堂會,早午晚共三次,程序一樣,每場不超過60分鐘,以詩歌、經文、祈禱、短講、禮儀為主,重點在於提供空間讓信徒更多思念基督的臨在與共同受苦。如教牧人數充足,也不用每堂均要當值。聚會前後,一定要預留足夠時間消毒清潔。

  主禮及負責分發餅杯的義工,做足防疫預備,如戴口罩及手套,會眾伸開雙手,襄禮同工或義工把餅杯合體的聖餐分發到受眾手上。如要更衞生,襄禮者可用鉗子把餅杯合體的聖餐分發。座位安排,分隔有更大的距離。領受聖餐時,會眾片刻要除下口罩。筆者的建議,當然不適用於若干禮儀教會如聖公會、信義會等。

  每場聖餐崇拜,同樣要登記報名,如人數過多,可因應需要而加開場次。每次聚會一小時內完成後,便安排義工把椅子及場地等消毒清潔,確保衞生。當然,也有信徒選擇不參與,而這個聖餐崇拜是特別安排,強調是現場的真實參與,不做直播也不是問題。

2) 家庭逾越節晚餐(跨代家庭)

  耶穌設立的聖餐,源自猶太人守逾越節傳統。過去有段日子,香港教會已失掉復活節的信仰意義,因為不少中產信徒家庭於假期會選擇外遊。牧者也不能怪責,只能無奈地看著信徒既不受苦,也不經歷復活。如今,各國封關,限制入境,信徒不能外遊;正是時機,重拾信仰傳統。

  筆者非盲目推崇「復猶」,乃是於節期內傳承信仰傳統。耶穌的最後晚餐是以色列人民紀念出埃及之前的逾越節晚餐。一家人在家吃喝過節,也是華人文化。我們做冬、吃團年飯、食糭及吃月餅,同樣復活節及聖誕節一家人吃飯,紀念上主拯救的恩典,也是合宜的信仰參與。因此,信徒家家吃逾越節晚餐,不一定吃烤羊排、苦菜、芹菜、無酵餅等,如有部分帶有象徵意義的食物,當然是好的;重要是透過筵席一起記念上主救恩,表明家人與上帝有分不開的「立約」關係。耶穌基督與門徒共進逾越節晚餐,重新詮釋祂是被殺的逾越節羔羊,最後晚餐也表明是新的救恩宴席。

  當家中孩童提問問題:今天晚上為什麼那麼特別?逾越節羔羊有甚麼意思?這些食物有甚麼意思? 家長就善用機會,教導下一代子孫知道,世世代代以逾越節及指向的聖餐,整個家庭一起「記念上帝的拯救行為」(韋柏著《崇拜:歷久常新》,29頁)。我們能夠跨越災難,生存下來,不是必然的,乃是上帝的大能保守(出十二43-十三16)。

3) 復活主日尋蛋(適合兒童)

  我年輕時返的堂會,有復活晨曦戶外崇拜,內容已經忘掉,印象深刻是去尋找復活蛋。如今,堂會可預備簡單程序,如經文、詩歌等,也可供應一定數量彩蛋,供不同家庭使用。

  堂會可建議兩三個家庭為一單元,於周六或主日上午時段,選擇某個戶外地點,一起參與。透過尋找復活彩蛋,讓孩童明白新生命的開始。

事工短期思考

  也許教會領袖要接受與「病毒共存」的牧養之道。我們不是在理想狀態下慣性提供各項宗教服務。疫情叫我們不得不作出轉變,信徒不能作被動的旁觀者。

  牧養與使命,任何時候都有一定的風險,我們要有智慧地又謹慎地兼顧公共衞生與靈性關懷。倘若我們宣稱教會不是私人會所,於人心慌亂時候,教會之成為教會,也有其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筆者並非倡議堂會要儘快恢復正常運作,乃是思考一旦時機成熟時(這留待各人自行判斷,中小型堂會在這方面優勢更高,而各區風險也不一),教會領袖怎樣智慧地作出部署與行動。當然,某些堂會可選擇長期冬眠,這樣做自然要承受其後果。

  筆者建議聚會由小做起,局部運作,提供選擇(實體與網絡),才能兼顧不同需要。一旦重啓聚會,我們不用強逼會眾一定返實體崇拜或網上崇拜,乃是容許信徒因應其顧慮而有不同程度的參與。

  當教會領袖能合情合理地,以身作則,如教牧與長執(可分為兩組或三組,以策安全)先有小組式崇拜,逐步擴大,最後才是全體會眾參與。筆者認為未來堂會的運作不應是單一的做法,乃朝向兼容差異的雙軌做法。崇拜可以實體與網絡,小組可以使命導向、查經與家聚,學習可以跨齡與分齢,不同方式與手段皆是途徑,為要引導個別與群體與三一神相遇,更能愛神與愛人。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