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梁國全傳道

時勢牧言:從散亂中站穩、梳理群體關係、再思發展機遇


在踏進12月之際,回望這一年來,教會面對重建團隊和群體,大多在信徒人數和經濟同時下降的狀況,未來至少可以就著以下三方面作出檢視。


首先,是教牧長執團隊的穩定。從教新先後於今年三月及十一月舉辦執事裝備的參與來看,不少堂會已經陸續填補堂委/長執的空缺,在最近一次培訓看到有很多新手執事;雖然有些堂會只有一個新執事前來,但是堂主任也親自陪伴完成三課訓練。可見現時是用人之際,培育是優先,同行是牧養。當然,牧職流動仍然頻仍,然而有些已安穩下來,一方面在資源有限下重新組合教牧配搭,另一方面重新檢視堂會牧養的需要和事工的優次,亦是在亂局中的回應。


此外,堂會整體的屬靈狀況是否有正視?各人恩賜配搭方面如何?團契/小組生活能否有助相交?這是涉及堂會的健康發展!在過往眾多衝擊中,群體中隱藏的問題容易被忽略或欠缺溝通,若沒有足夠的梳理,爭議仍多,關係不好,將影響堂會未來的發展。若然如此,便需要先進行集思會,並從個別/小組中聆聽,藉此凝聚同心,從而辨識教會未來的方向,禱告中探索前路。


在檢視上述兩方面之後,堂會於實踐關懷鄰舍與福音使命向度,可以看看動員信徒方面的情況,是否與事工量成正比,而信徒所接受的裝備又是否足夠?過去慣常的社區關懷是否有停下來抑或停不了的狀態,兩者均反映堂會內裡動力和「看見」。使命的實踐與生命的更新是息息相關,單單看事工/服務的量不足以看到信徒在其中的成長。反而,當教會看見時代向我們發出挑戰的時候,我們需要反思怎樣作出適切的回應。然而,當群體未有足夠的「準備」包括靈性、裝備和動員力等等,我們很難於逆境中踏前一步,亦催逼我們祈求上主的更新,先從自己和神的家開始!


趙崇明博士於〈在夾縫中流散的靈性〉分享這幾年香港教會信徒遇到流散而來的挑戰,當中一段提到培育和裝備靈性生命和屬靈視野的重要,提醒我們在不容易的苦路上,一步又一步的走下去。「雖然如此,路仍是要走下去的,哪怕只能見步行步,如『摸著石頭過河』般漂泊流散。對香港教會和信徒而言,更不能忘記主耶穌的呼召:『天天背起十字架來跟從我』,跟從主的路從來就是一條窄路、苦路,我們要見證的也不是『幸福音』。正因如此,就更加需要關心——在夾縫中流散的信徒,需要培育及裝備怎樣的靈性生命和屬靈視野,才能有力量在夾縫中漂泊流散。」(《去留散聚》,頁20)


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0 則留言

コメント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