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梁國全傳道

時勢牧言:窮陶覓路的香港教會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下稱:「教新」)已於10月26日完成「2023香港教會形態發展趨勢研究」(「2023教會研究」)發布會,主要不是談論近兩三年來一些新型態教會的出現,這方面當然值得關注,王緯彬博士新近出版的《UNBOX》已有精彩的討論,讓我們看見教會轉型發展的新面貌,筆者也為該書寫了序言作推薦。


「教新」是次研究兼備量性與質性,揭示377間堂會的回應,了解這些堂會怎樣看「改變堂會運作模式」等問題,從而深入剖析堂會在變與不變之間的前因、助力、阻力及後續影響等等。整本報告約70頁,詳述研究方法、命題猜想,不同的數據與圖表等資料,並以質性訪談內容作出相互比較;從中疏理影響教會決定改變運作模式等因素的關係,提供最新的觀察與思考方向,激發各堂採取適切部署。除了此文作出反思,筆者希望稍後連同相關數據及圖表,作出整理及撰寫一些文章,與大家交流。



窮則變通


俗言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香港教會經歷九七後的興盛發展,直至2009年開始在各方面出現遲緩發展,於往後2014及2019的兩屆教會普查已有很清晰的反映,筆者在此不再詳細敘述及羅列數據。這樣,為何香港教會早於2009年已開始呈現各種問題卻未能於往後日子作出有效的應對?


當然,我們肯定教會發展是需要不斷更新與蛻變,可是現實往往强差人意,正如艾德‧斯特澤及湯姆‧雷那在《蛻變教會》指出,「在許多教會,蛻變卻不是常態。教會理應蛻變,但實況往往是停滯不前……改變來到與否,我們無法控制,但我們可以選擇歡迎還是抗拒改變……選擇退隱到熟悉安舒的小眾文化中,自絶於世界。」(頁12-13)誠然,探討教會能否蛻變更新是不能抽離處境的變化,需要作出尋問和探索。


香港教會於過去興盛發展期間有不少人批評,「教會過於重視中產信徒,造成教會消費文化;追求名牌講員,培靈方面過於重視研經大會等效應;只顧大手佈道,不斷籌務經費大搞大型佈道會;引入外地教會發展模式而大力追棒某種成功樣版,鼓勵堂會照抄跟風;因社會氛圍等轉變加劇世代撕裂,離堂現象等日見明顯。」這些意見我們聽了又可以怎樣回應呢?筆者相信凡事都有兩方面,而事實上過往教會確實有離地,未能掌握時代脈搏,我們不能不作反省。


這幾年,香港經歷過去社會運動之後,教會受到多重衝擊,「2023教會研究」顯示,一些主動關注社會氛圍與宗教政策的改變,早於2014年雨傘運動時已經作出部署,諸如培育信徒、傳遞異象及使命更新等方面的調校,當危機來到時能把握機遇,適時改變堂會運作與牧養方式。然而,從這些「不復常」的堂會自然有在改變時的張力和疲累,況且之後的效果又不是必然或很快便有好的果效。


確實,今天社會環境已不再一樣,處境變更,香港教會在回應時代的挑戰,需要貼地,敏捷應變,否則只會原地踏步,一切復常好了,「組織能夠有效偵測、評估及回應環境變化的能力,實務上根基於求勝意志、明確目標、果斷決策。(《敏捷》頁23)


陶煉教會


如前所述,香港教會於興盛期的發展,各式各樣的事工應有盡有,牧養外判現象、跨代撕裂及青少年出走等,隨之而來是教會世俗化的問題,恩典變得廉價,信徒生命的培育成長變得很表面化,而欠缺深度的建立,自然難以承受巨變?!靈命更新跟不上時代遽變,明顯脫節!


潘霍華給我們很好的提醒,廉價的恩典是我們教會的死敵、不求代價的、在市場販賣的,將恩典作為教義等等,反之,「重價的恩典:是必須再三尋找的福音,是必須祈求的禮物,是必須手叩的門。」(頁13)


疫情期間,雖然我們看到不少堂會願意作出應變關懷社區,但是當有關政策要求教會關閉宗教處所時,很多堂會顯得過於保守,採取一刀切的安排而不究問教會觀等反思,以致只顧守法,忽略探討更好的應對。是的,我們的生命需要不斷被陶造成長;香港教會這些年間經歷社運、疫情及移民潮的強大衝擊,在迷失中需要更深的體會,重價的恩典是需要付上代價的。


覓見異象


「2023教會研究」反映,「已作出改變堂會會眾能擁抱異象,靈活且迅速回應需要,果斷決策並推動改變」。筆者接觸不少處於迷霧中的教會,受到牧職流動、移民潮及信徒離堂的影響,不知方向,異象模糊,無力發展。


毫無疑問,教會前景不確定,加上教會不同震盪而來的不穩,人心難免虛怯,有時事情不似預期的安排,例如領導傳承後繼未有人,教牧流失影響領導團隊等等。在危機中我們怎樣前行、同心尋求上主給我們的異象。最近,有教牧領導與筆者分享,有見宗派歷史悠久,正是時候作出更多更新嘗試,重塑宗派的異象。


薜孔奇先生於《主是我異象》給我們很好提醒,「異象不是夢想,也不是個人的願望;異象是從神而來的託付,是嚴肅的,要付代價的。」(頁194),而且是有目的和方向、有偉大挑戰、有成果的效益及不斷的更新與深化。


路仍是美


近日,筆者一直在黙想「建立基督的身體」,怎樣的教導和培育才能預備好會眾面對更大的逆境呢?豈不是一群背起十架追隨基督的門徒嗎?


董家驊牧師則一針見血指出,「『使命門徒』這四個字提醒了教會,我們培育門徒是為了回應上帝的使命,而不是為了延續或擴大機構組織。」(頁63) 斯托德牧師講得好,「一般人對保羅的印象是傳福音的人、拓荒宣教士及教會植堂者……不過他也寫到自己最渴望在傳福音之後,繼續培育門徒,並讓各人在基督裡長大成熟。」(《世界在等待的門徒》,頁38)



目前情況,正提醒今天香港教會不要只專注於建造有牆教會及完善教制等,乃是撥出更多關心和資源,刻意好好培育新一代,不再作「小孩」!倘若香港教會仍以為復常之後能如常發展的話,路是滿佈泥濘的;倘若香港教會能醒覺過往的不足和問題,為變革作好準備,路仍是美的!


結語


近日,有教牧與我交流,愛國主義教育法例生效後,對香港宗教有何影響?筆者在分享中再提到,教會的變與不變不是二分,或熟好熟壞,而是領袖要先敏銳環境的轉變與堂會條件和互動,按實況作好準備,這些準備不是短期能達到,而是持之以恆的教導、相愛關係與異象更新,幫助所帶領群體看到發展方向。當然,因應處境而能變化便有機會趨向積極應對;時機未到,未是適切時間,便無需硬改變堂會運作,以免顧此失彼。然而,怎樣應對危機而能心意更新?祈求三一上主賜予我們智慧和勇氣面對。




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