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時勢牧言:領袖之才在於治理有方


  今天香港教會面對著流失的痛楚。我們失去了一班老友記:與我們一同成長的肢體、長執和教牧!加上這兩年疫情,好多人都習慣了不用舟車勞動,安坐家中的線上崇拜與團契。當實體的教會重開,人數少了一大截!


  最近重讀梁國全傳道於八月三十一日刊於《教新E-訊》的一篇文章:「時勢牧言:教牧流失加速小堂會衰亡?!」考究問題的晶結,在於:人才流失。誠如梁先生說:「其實,以目前情況來看,不論是小堂或是大堂」都面對同樣的困境,「因此,不同宗派/堂會已急謀對策,培育人才,填補空缺。」可見,「人才」之重要。再追問下去,何謂「人才」?答案:領袖。在這裡就粗略去思想聖經中一個領導的模式如下。


言而有信


  神說話,創造了諸世界。第一天,神創造了光(有光有暗,即晝夜之分,亦即時間)。第六天,神按着祂自己的形像造了男和女;這是人類的第一天,神就把管理和治理的權柄賜給了人類。


「26神說:『我們要照着我們的形像、按着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 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 27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28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 這地,也要管理 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創一26-28。經文中的斜體和底線,乃是筆者要強調的詞句)。


  人類的第一天,創造的神就把治理能力、智慧和權柄交給了人;讓他們去承擔和分擔天地並萬物的管理。換句話說,創造的神是所有創造之物的老板,人是受命成了總經理:既蒙信任,又擁有管理之權。


  第七天(亦即是人的第二天),神完成了祂的一切創造,賜福給這一天,定為聖日。簡單而言之,神的第一個創造就是時間(創一3-5),最後一個也是時間,即安息日(創二1-3)。七天是一個創造的單元:六天工作,一天安息。按這個角度來看,每七天出現的安息日成了時間的記號(就如公路上的路標),指向直到世界的末了:最終點的安息日(來四9)。按這角度來看,人在世上接受了神的治理之權,睡了一覺起來,甚麼都沒有做,就休息了。安息日言說:創造的神安息在人類的時間裡,也邀請所有在時間裡的(包括大地、所有牲畜和人類)都可以無條件地享受神所賜的安息。


不過,亞當(作為人類的代表)卻沒有安息。他不單不滿足於神所賜的治理權,更想要奪取主權。換句話說,亞當不甘心作總經理,他想踢走神,自己要做老板,自己要成為神(創三5)。人按著神所造的上天下地的各種形像,製造出偶像,藉膜拜偶像,藉此去表述掌控的主權(恭奉偶像,以期獲得神袛去滿足他心底的祝福)(羅一20-23)。這是罪。罪的真意是人心的驕傲:由我決定,由我掌控,由我話事。


  起初,神對人的絕對信任,把治理之權全然放手給人(第一天,沒有工作表現和成績的人)。今天教會對教牧、對同工、對長執、對會友,尤其是對沒有業績的年青人的態度如何?在位的教會領導如何信任他們?這都反映在教會的實況、動力與前景。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作為領袖的也要有誠信。所謂「誠信」就是信得過,因為他的言語、行為都是真實的,以及可以信任的。即如亞當破壞了雙方的恊議和規則,亦即破壞個人的誠信(牙齒當金使)。因此,領袖的金科玉律:「先不要造成傷害」(First do no harm)。簡言之,領袖之無能在於其失信。沒有誠信的領袖,會失去民心,亦即失去了支持和支撐。簡單可見的道理,沒有誠信的老板或經理,最壞的情況令公司倒閉,員工失業!一個國家的領導人失去了誠信,足以禍國殃民。今日困擾全球的金融和債項危機,說穿了,其實是治理問題、誠信問題。


  亞當作為人類第一位的代表,他的錯失:破壞了誠信。第二位亞當、耶穌基督代表人類,重新建立誠信。


走遍各城各鄉


  積極來說,治理有方就是要體察現況、民情、需要以及建立誠信。按照馬太福音,我們可把耶穌宣教的事工簡單地劃分為兩期。第一期記於馬太福音一至九章,耶穌的事工包括了三方面:即教導、醫治和趕鬼。在馬太福音第九章,祂走遍了各城各鄉,就作了一個中期的評估(太九10)。第十章,祂把趕鬼的事工交了給門徒,這就是在職培訓。事實上,耶穌在世時並沒有銜頭,可是祂主動去㨂選門徒,設計訓練課程,與門徒生活,走進社區去理解民眾的需要,查看自己的能力和時間,一再評估自己所做的(業績),作出修正,培訓門徒,讓他們負起責任,分擔事工(即如創造的神給亞當的治權一樣)。明顯的,亞當沒有這種反思檢測的行動。當神質問他的過失時,他就把責任推了給別人、夏娃。


  所以說,領袖並不在乎職位或銜頭,乃在於行動(Leadership is action, not position)。美國的開國元勳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說,要擁有自由,便得時時刻刻、誠惶誠恐地提高警覺(The price of freedom is eternal vigilance)。事實上,所謂領袖的行動,就是管理。其秘訣就是:「時時刻刻、誠惶誠恐地提高警覺」(The secret of effective government is eternal vigilance)。


  今天香港教會的領袖又如何?當社會面對巨變之際,我們在嘆息人才流失之時,這可能就是一個最佳的評估、檢察和測驗的時刻。在變化中,今天香港的神學院、教會還是一如既往的著眼於物業。這種治理不僅已經過時,不切合香港的民生與民情;而且,更突顯其極度的消費,在消費信仰與信徒。今天香港大多數人都窩居在窄小的空間。一週五天內部佔一二千至萬多呎的教會,卻對外重門深鎖。關閉的教會,的確白佔土地!教會有沒有為如此巨大需要的社群提供一點空間,讓人平日閒時有歇腳、敬拜之處呢?今天教會用了多少的力量與時間去走遍香港?走遍堂會附近的社區?走遍會眾(即家訪)?有沒有培育領袖的計劃與行動:與會眾同行為友(即如耶穌與門徒)?在變化的社會中,治理有方的教會領袖在於正確、果敢的誠信行動:時刻警覺地走遍各城各鄉。


結語


  英國前首相戴卓爾夫人的名言,說:「剛做完手術之後,感覺一定比做手術之前更糟糕,但總不能因此拒絕做手術。」這正是領袖行動的精意。即使耶穌本人在重新建立誠信,他似乎全然的失敗(死於十字架上);但事實證明了祂的手術成功。主耶穌的救贖,重建誠信,使人在祂裡面成為新造的人(林後五17)。誠信,不僅是領袖治理之方,也是人際的核心所在。


  今天的社會在變化中,治理有方之領袖在於甚麼?一句總結的話,就是:心意更新,轉眼定睛仰望著那位創始成終的主,緊隨耶穌的腳蹤,建立並培育誠信的群體。


(原文載於第82期《使命與領導》)




作者為Amigos World 總幹事及「教新」特約同工

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