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本週評論:為何有「教會阿Q」?

  就筆者多年來與不同教會領袖的接觸與交手,越來越體驗柏楊於《醜陋的中國人》(1985年版) 所言 :「我們的醜陋,是在於我們不知道自己的醜陋。」柏楊如同魯迅一樣,深感中國文化積習的陋習,喜歡「假大空」,不能接受事實的真相,總有法子來自圓其說。

魯迅筆下的阿Q,是一位瘦弱常的小人物,每當他受人欺負時,阿Q總在心裡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真不像樣。」他就心滿意足的走了,這就是所謂「精神勝利法」,這正是阿Q不敢面對現實而產生的自欺自 大表現,如此自圓其說,就滿足了阿Q心理不平衡。

  教會裡多的是這類阿Q,他/她們活在虛假的「堂會世界」,年日越久便會與真實世界脫節;更嚴重是這些「教會阿Q」,一旦上位成為領袖,這種領袖更會以「屬靈口吻」取替「常識」來處理事情。由於這類「教會阿Q」不能面對實情,每當有人對堂會表達意見或批評,典型回應是對方不明白與認識我們的傳統與做法,更有些會質疑對方動機與意圖,還有些會「倚老賣老」(我在堂會事奉年日多過你,你識乜東東) !

  當領袖缺乏自知之明,不理解人性的幽暗面,越認為自己愛主愛教會,就會逐漸變成「教會阿Q」,否認現實,活在自我陶醉的世界裡。從善意角度看,康希牧師可能也是一位「教會阿Q」? 筆者不相信康希牧師一開始就存心不良,有意以「自欺欺人」方式來挪用教會款項;他一心要成就「文化使命」,透過師母何耀珊「跨界計劃」要打進荷里活樂壇,誰不知後果是教會領導層失掉了常理判斷,帶來了判罪,要坐8年監。

  類似「教會阿Q」胡裡胡塗事件,也同樣發現於本港不少堂會與機構,只是這些醜陋行徑未被揭發於公眾面前。多年前「影音使團」聲稱發現了「挪亞方舟」,要求信徒奉獻支持,其後方舟被揭發為失實「謊舟」,這間機構從沒有向公眾與教會作出明確的交待,只讓事件不了了之。昔日,有若干名牧與神學院講師等為「挪亞方舟」背書支持,一旦「謊舟」事實放在眼前,沒有一位原先支持與背書的教會領袖為事實錯失而道歉認錯,這些便是典型「教會阿Q」。

  「教會阿Q」行走江湖,就是這副模樣,甚至自憐地解說 :「我只好心支持某項福音事工,我怎有時間心力來了解那麽多 ?」當若干事工出現問題時,這些自欺欺人的領袖通常比阿Q更識「閃身」退場,或把問題推予當事人及第三者。

  「組織學習之父」艾吉里斯 (Chris Argyris, 1923-2013) 提醒領袖要留意人性的防衛機能;「教會阿Q」不自覺會有「定型化盲目」 (patterned blindness) :「在具體的作為上,這意味著我們會傾向於不鼓勵別人來檢驗我們的觀點,也不喜歡把我們的主張放在陽光底下接受公評。」於是教會領袖從來不肯承認最大問題乃在本身,卻怪罪於外,從未於過往到現在的錯失中有所反省與學習。艾吉里斯稱這些表現為「熟練的無能」(skilled incompetence),「教會阿Q」便是這樣專業地無知與無能。

  另一本探討領導盲點的《別找代罪羔羊》(Leadership and Self-deception),認為「自欺」正是組織中人事問題的核心關鍵。自欺讓「教會阿Q」無法認清問題的實際成因,當「教會阿Q」無法認知事實的全部面貌,構想的所謂「對策」只讓問題更加惡化。真正問題不在周遭事物,乃在於領導層對事實的無知,甚至拒聽或偏聽,結果是長期生活於自欺欺人狀態下。只要「教會阿Q」面對事實,放下面子與「固執的無知」(自欺),如認為某位同工是團隊隊工的最大阻礙,或把異己視為麻煩與威脅,能有自知之明,改變思考與行為,就會帶來組織的改變。

  「教會阿Q」個個是好人,不是壞蛋;但這些好人如同董建華一樣,與時代及現實脫節,很想為教會好,誰不知他的出謀獻策,並不得人心。筆者深明要改變「教會阿Q」不容易,可能我也是一位自欺欺人的「教會阿Q」,除了於將臨期第二主日求神不要讓我成為「老懵懂」,要除掉自閉與自欺;更重要是知道何時應該「離場」退下來,不要成為另一世代人的攔阻。教會不能更新,因為有我這位「教會阿Q」!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