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本週評論:始於生命結連

  近來一份調查港人及家庭快樂指數公佈,18至24歲年輕人比起各年齡層是最不快樂,只有4.86(7分為最高),學者指出這與升學或工作等問題有關。(蘋果日報,A8,2017.05.12)。事實上,這個年齡層在教會的大量流失,亦是近年堂會的主要關注,反映整體青少年事工和牧養上的隱憂,急於止血(hemorrhaging faith)。

跨代關係

  根據《香港教會研究2014》,逾六成(62.3%)的堂會設有分齡牧養事工,在16項當中,學生/青少年事工的有效性為第二,佔13.4%。不少堂會因著過去興盛期的發展,採用分齡牧養系統,另設青少年崇拜,雖有其果效但也無意間帶來跨代的隔閡。不少只參與主日崇拜的長執領袖,甚少與這群青少年碰面,彼此雖在「同一教會」卻形同「陌路人」。

  侯士庭博士在《金齡教會的願景》一書指出跨世代結連的重要性,就像身體的細胞生命,成為教會生活的重要部分,也為建立真正有意義的情誼提供重要機會。分齡牧養固然有其好處,但若盲目追求,忽略堂會的整體性,沒有刻意規劃適切的跨代事工,深化群體的結連,便很容易造成跨代關係的下滑。

生命傳承

  最近,翻閱《新世代青少年正急遽流失?》,文中提出避免青少年出走教會的四個解決方向,包括擁抱多元(embrace diversity)、成為友師(be a mentor)、專注團組多於個人(focus on the group and not the Individual)及跨代結連(unleash the generations)。筆者認為教會可以從這四個向度作出反思及植入,讓青少年看見希望(hope),在群體裡感到被接納和肯定,在聆聽成年信徒分享他們生命成敗的故事時,仿如走進真人圖書館裡(Human Library),印證信仰的力量,察看友師在經歷人生順逆中,仍然相信。在建立跨代情誼的過程,傳遞信仰尋求明白的生命(faith seeking understanding)。

植入文化

  師友(Mentoring)培訓有稱為「師友計劃」、「生命導航計劃」,或「生命師傅計劃」。「教新」於2016年起開始推動「跨代同行」師友培訓計劃,旨在倡導堂會及早建立起跨代結連的牧養文化,一個能擁抱多元化、生命相交的信仰群體。計劃推行至今已完成三屆訓練,合共26間堂會,185人參與。此計劃主要協助堂會實踐跨代結連,幫助青少年成為「友員」(mentee),切入點是從探索職涯規劃過程中,幫助他們回應召命。按照《2014香港教會普查簡報》,青少年導師不足是堂會首要關注,有63.6%即818間堂會。故此,此計劃也能讓堂內成熟信徒成為友師(mentor),投入和參與培育青少年。

  誠然,過往已有不少堂會是先行者(pioneer),實踐經驗讓我們明白,原來成效是需要慢慢蘊釀,才能創造出跨代氛圍和文化。每年大概5個配對,試行一段時間作出檢討與慶典。例如:以一對一作配對,同性別作為原則,但卻要注意男士較難打開話匣子,需要給予支援,先以集體和小組作破冰。沒有實踐經驗的堂會,首先要從小規模開始,不宜過高期望或快速達成。反要探索在堂會處境內的實踐時機和所需配搭,給予嘗試的時間,容許錯誤與中途流失,才能漸漸創造出牧養青少年的師友文化(creating a mentoring culture)。一些推行此類計劃的堂會,要三至五年才漸見成效,也不足為奇。

  認識一間中型堂會,推行師友計劃已有十年經驗,最近進行一個問卷調查,了解近四年參加計劃的友員,在參與前和後的得著,其中發現有85%參與者享受與友師的關係,不是「有人請食飯」,而是「有人給我生命的指導」。然而,青少年友員絶不是單向的接受者,他們的掙扎、敢於為理想打拚,也會成為友師的鼓勵。

享受結連

  筆者曾在教會青少年團契擔任導師,協助職員會及關顧團友,回望與團友建立的結連關係,十分寶貴。曾有一位男團友一直追求成為舞蹈員,經過一段時間的掙扎,在導師和團友多番鼓勵後,成功考入某電視台,接受舞蹈訓練,成為Dancer,夢想成真。最近,筆者關心一對同是牧師的夫婦,邀約一起晚餐,他們年青時我是他們導師,彼此早已建立了一分真誠關係,在是晚分享中我也為他們禱告。此外,筆者慶幸成長中有「三師同行」:牧師、導師和師傅,偶然只是一個whatsapp的問候,感迷惘時出來傾談,歡欣時一同感恩,深深體會跨代關係的珍貴。

  是的,教會是被耶穌基督呼出來的使命群體,本質是實踐生命結連,誠如克萊布(Larry Crabb)所言:「群體的召命,就是勸人離開孤島到大陸去,與人結連。唯有這樣,我們才真具備那永恆三一群體的形象,祂造我們,原要讓人享受結連。」

結語:

古語有云:「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能夠走千里路而達至成功,就要先走第一步。同樣,建立跨代關係是長遠的功夫,也始於生命的結連。

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執行幹事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