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本週評論:不要失去他們

  香港教會老齡化,退休信徒日增,青少年流失嚴重,若未能找到行動對策,令人擔憂不少教會將出現「只有一代的信徒」。

  近十年來,在北美等地方陸續發表有關青少年流失的研究,發現他們的年齡介乎19至29歲。心理學教授Jeffrey Arnett稱此階段是成年初顯期(emerging adulthood),青少年追尋自我身分,經歷生命的跌盪,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18至25歲被形容為「也許是一生最困難的時候」。

  巴爾納集團主席大衛‧金納曼(David Kinnaman, President of the Barna Group)於其著作《你失去了我》(You Lost Me)一針見血指出現時教會與年輕人已經失聯(disconnecting),近七成青少年流失在外,教會需要再與他們結連(reconnections)。

  湯姆‧雷納與薩姆‧雷納(Thom S. Rainer & Sam S. Rainer III)指出青少年流失的引爆點是開始於「不甜蜜的16歲」,16歲至22歲這關鍵的幾年,流失驚人。(《不可或缺的教會》,15頁)

  另一研究著作《甩不掉的信仰》(Sticky Faith),兩位作者來自富勒神學院教授卡拉‧鮑與查普曼‧克拉克,形容當今的大學生活是瘋狂,由教會出去的孩子,近五成人會於大學時離開他們的信仰,當中有兩成人是在中學時期已打算甩掉信仰,有八成青少年是想要堅持卻失敗告終。(24-25頁)

  筆者於八十年代信主,當時正值學生福音工作興盛時期,一個團契至少30人以上。因著公開考試,教會的自修室成為我們另一個共同成長的天地。直至升上大學/大專,團友們的生活開始發生各種不同的變化,大專與教會生活確實存在一壁厚厚的牆,然而大專學生團契卻有如守門員,為不少信徒提供一個緩衝區。

  那些年間,筆者認識大部份的年青信徒都是「信一代」,目測估計,當時進大學/大專後有近三成人流失,然而有一些也會於工作及結婚後重返教會。

  第一手信仰經驗是當時信徒的入門,向父母家人傳福音是我們的首要目標,教會似乎沒有所謂「信二代」(教會子弟)流失的嚴重問題,筆者一輩的「信一代」,教會缺少信仰傳承的教導與經驗分享。

  直至2014年香港教會普查發布之後,數據反映教會整體信徒流失十分嚴重,從受洗人數與領聖餐人數增幅的落差,估計流失超過六萬人,實際流失人數則肯定更多,因為還未計算未受洗者的流失數字(29頁,33頁)。若計算年紀成長因素在內,所有年齡組別均有流失,25 - 44歲的情況最為明顯(93頁)。

  此外,普查數據亦反映「信二代」佔全體青少年比率平均數有34.4%(37頁),有790間(61.4%)堂會對青少年流失的關注,當中358間(27.8%)關注信二代流失(43 - 44頁)。

  有人認為青少年的流失,有流向香港國際教會的現象,尤其是從外國回流香港的青少年,由於留學時期成長於外國文化,回港後感華語教會文化十分保守和拘束,未能重投懷抱。當然,一些青少年也會被國際教會的文化所吸引而轉往參與。

  根據香港國際教會的研究資料(Report of 2014 Hong Kong English-speaking church Survey, International Churches),以2014年堂會規模方面作比較(表一),香港國際教會的大型堂會及特大型堂會比率則較高,分別是8.3%(華語:5.6%)及11.7%(華語:2.6%)。

​   由於香港國際教會的成立年期較為「年青」,人數增長相對較為迅速。以不超過25年計算有48間,佔80%。香港華人教會則只有555間,佔43.1%。然而,香港國際教會整體上增長與發展,並不算是特別興旺。   若與香港華人教會作出比較(表二),香港國際教會主要崇拜24,018人佔84.7%(華人:82.7%)、青少年崇拜1,313人佔4.6%(華人:5.6%)、兒童崇拜3,025人佔10.7%(華人:9.6%),其比率差異並不算很大。

  按上述數據作參考,並沒有顯示有大量青少年流向香港國際教會的情況。

  香港教會青少年信徒流失實況真象如何?我們需要持續進行不同研究,從實踐行動尋找有效對策。

  《不可或缺的教會》一書列出「垂死教會的七宗罪」,包括稀釋教義、失去佈道熱誠、欠缺適切性、很少對外事工、因為個人喜好而產生衝突、以舒適為優先及聖經文盲(16-19頁)。我們的教會光景如何?這是整個使命群體要作思考和行動的時候。

  香港教會逐漸失去這一代青少年,很多堂會告訴筆者情況已幾近病入膏肓:「教會沒有年青人,惟有多做兒童工作,但他們升中後留下來的不多。」

  現時教會青少年熱鬧情況不像從前,難與昔日比較,這是實況。青少年人究竟去了哪裡?他們繼續「漂流」在外,自立門戶抑或隨流失去,還是有朝一日重返教會?

  昔日「時勢做英雄」,上一代教牧領袖可以有很多嘗試的機會,得以在教內「向上流動」,不到30歲便是執事和牧師;如今「時不予我」,青少年唯有「出走」教會,創我新路。

  教牧領袖要敢於革新,不要墨守成規;隨著時代變遷,作出相應行動。教會需要培育新一代青少年,讓他們從試錯過程悟出創意,實踐中茁壯成長。

  求主幫助教會,不要失去他們!

梁國全傳道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副總幹事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