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思路.豐先生

時勢牧言:教會與社區的距離



早前在網絡上看到一條惡搞短片,講述某天有人研發了一副虛擬實境眼鏡(virtual reality headset),能讓戴上該眼鏡的人看不見街上的露宿者和拾荒者,以免被他們的存在「影響」心情。該條短片純屬惡搞,現實裡沒有這樣的一副眼鏡(相信亦沒有人膽敢研發和公佈)。但筆者反思,縱然我們沒有這副眼鏡,但會否心態上已不期然忽略了這些弱勢社群?教會作為福音的呈現(manifestation),又與這些群體有多遠距離?


無疑,近年多了教會願意接觸社區,亦嘗試開展社關服事。根據「教新」2021年的調查, 90.3%的受訪教會在疫情期間曾派發物資予街坊,36.9%受訪教會則有持續派發物資。這是一個好的現象,但當疫情過後,多少教會仍在持續接觸街坊呢?筆者近期與一些堂會牧者交流時,發現即使有些堂會希望多接觸社區,仍面對種種困難。本文便嘗試歸納教會接觸社區時的三個阻攔:


一、保護主義


近期天氣炎熱,筆者聽聞有牧者希望開放堂址予清潔工午膳時間休息,但教會執事擔心此舉會影響堂會衛生,加重清潔負擔,於是久久沒有實行。又聽聞當有牧者多外出探訪街坊時,收到會友意見,擔憂牧者多了關心街坊時會忽略會友本身的需要。我認為上述反應背後是一種「保護主義」的心態,即視堂會的堂址、人手等為堂會自己的資產,不希望被街坊這位「外來者」所攤分。


「保護主義」成為了一道牆,分隔了教會與街坊,使教會立於安全地帶,但同時大大減少了教會與社區接觸的機會。問題是:教會是為了自己的安舒而存在嗎?抑或是被上主呼召來為他者而存在?聖經的答案是後者。因此教會不應只關注自己內部的情況,而是要從領袖到會眾均建立一種款待(hospitality)的文化,讓鄰舍能進到信徒群體當中。筆者樂見有些堂會打開他們的地方,藉功課輔導班、派發食物券和共享空間等方式接觸社區。


二、效益主義


第二個阻礙教會接觸社區的心態是效益主義。曾開展過社區服事的教會或機構,必定明白一個道理:若果用效益來量度社關服事,它顯然是一門「蝕本生意」。即使服事一位街坊一年半載,亦不確保他會信主;而即使該位街坊信了主,因著他的知識水平、經濟狀況和生活壓力,也未能有許多金錢奉獻,亦不容易擔任事奉崗位。因此,從成本效益(cost effectiveness)的角度來看,若將同樣的資源和時間投放在年青人、知識份子、中產人士,其「回報」一定比街坊群體「高」。教會即使不是熱衷於增長運動,亦難免被這門蝕本生意所窒礙,不敢委身於社區服事。


但我們當思想主耶穌在審判日所說的話:「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廿五40)。祂在人們最意想不到的地方被遇見,與最卑微的人認同。縱然服事弱勢社群沒有「經濟效益」,主耶穌卻說我們會透過服事這些群體來服事祂。主耶穌看人不像人看人,人看KPI(編者按: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關鍵績效指標,又稱主要績效指標、績效評核指標等),祂看每個人均有上主的形象。


三、佈道主義


我稱第三個阻礙為佈道主義。佈道主義與佈道不同,後者是教會的使命,因她被召就是要見證和宣講福音;但前者卻是一種「無論適時不適時,均要傳福音」的心態,彷彿第一次與對方見面時沒能講到「完整的福音」,對方翌日便會遇上意外身亡般。我不質疑佈道者的熱忱和動機,卻想指出這種行徑的弊處。試想想:當街坊向某位信徒分享自己的困難和掙扎時,該信徒只一味說要祈禱、信耶穌才能幫助你等說話,該街坊又怎會感到被真正聆聽和關心呢?在該名街坊看來,教會的關心包含著太多議程(agenda),信徒著重宗教信念的傳遞多於重視他這個人。


信徒期望藉宣講來見證福音,但諷刺的是,這些佈道的議程反而阻礙了教會見證福音、不合時宜的「耶穌愛你」成為了空洞的宗教術語。這種佈道主義,成為了教會與社區間的另一道籬笆。


小結


當教會希望跳出建築物的四面牆、進入身處的社區中時,願我們也反思自己會否帶著上述三種心態:保護主義、效益主義、佈道主義,造成了教會與社區的距離而不自知?互勉之。


(此文原刊於第85期《使命與領導》)



作者為網絡作家


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