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本週評論:面對後繼無人的困局



  過去,華人教會講論領導傳承已有不少討論,落實交棒與接棒是一門「藝術」之餘,在老化與流失的情況之下,要做到培育領袖達到「後繼有人」又確是令人費煞思量。


  的確,領導傳承是一個老掉牙的問題,易講做難。目前,香港教會面對信徒及教牧移民,不少堂會要急急「救火」,尤其是原初計劃要接班的人(包括核心領袖)都要走,結果是傳承未得,後繼無人的景況,就難上加難了。


堂主任接班的危機


  堂主任此崗位的接班,當然是大家較為關注,根據《2019香港教會普查》,我們可以看到堂主任的後繼乏力,未來將會越見嚴重(參表一)。有關數據不只是職位或是要填補的空缺,而是生命的傳承,領袖的培育。



  另一方面,數據顯示,堂主任是傳道/宣教師有39.1%,較2014的35.7%有所增加,可見有些教會領導層要面對現實,堂主任這職位不一定要是牧師才「准許」上位,而是賦權第二線領導,給予他們機會,為堂會的發展拆牆鬆綁。柏能及帕德森(Mike Bonem & Roger Patterson)為第二線領導者下了一個定義,「居於部屬職位又可影響他人,藉此在整個機構中增添價值的人。」(《教會的第二線領導》),還指出第二線領導的角色是充滿弔詭,因著這個身分面對不一樣的壓力,然而在適當的指導下能化為動力,為團隊增值,成為稱職的領導者。


興起二線教牧領袖


  近日,筆者聽聞有將會接任的教牧與其家人移民,該堂會便要急謀對策,起用第二線的女教牧承擔堂主任,由顧問牧師埋身指導一段時間便放手。華人教會一向不重視女教牧成為領導者,在「按牧」方面及堂主任等領導位置側以男性為主,受制於「傳統」而欠缺彈性。這是長久以來的問題,極需改善。與此同時,做好「轉位」與「賦權」的平衡,在傳承過程尤為重要。


  誠然,時勢兇險,教會發展又處於逆境,二線教牧並不會太熱衷成為第一線的領導者,反而第二線的位置相對較為安舒(comfort zone)。況且,一旦上位之後發現落差而力不從心,又何需强要承擔?近日,筆者親耳聽到有傳道人「不想」接受按牧,其原因就是這樣,他們的心情確實十分矛盾!


  或許,有人認為作為領導者,不論你是一線或是二線,其實都要面對內裡自我的脆弱,問題是我們怎樣看待它;我們害怕失敗或是不被肯定(筆者也是),然而敢於面對脆弱,更深地認識自己,可以逐步回應召命,這不無道理。事實上,成功的驅策會帶我們到山頂的高峰,渴望更大的權力,又是另一個試探;柔和與謙卑卻引導我們效法基督的榜樣,在亂世不安中,專注仰望天父,背起十架,完成所托付。這是一個歷練的過程,更是一分使命感!


  誠然,若堂會的長執們仍然固步自封,不願落實賦權與信任的話,就休想有人願意傳承下去!筆者遇到不少堂會及機構的領導,他們通常這樣說:「無呀,無人合適,無人肯做呀!」


  教會是使命群體,領導與傳承從來不是個人的事,也是眾人之事,因此亦需要培育不同的領袖成為門徒;耶穌基督昔日呼召十二門徒,陶造他們,承擔福音的使命,建立教會,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


結語


  今天教會出現人才荒,正值面對後繼無人之際,我們自己及教會/機構要作些什麼部署呢?趁著領導傳承未到「死局」之期,教牧領䄂若能放下「樽鹽」,在信仰群體中活出真誠,踏出第一步,改變不是沒有可能的!




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