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本週評論:還我社區中的教會 (下)


教會作為使命群體,如何能成為處身所在社區的鄰舍,踐行於信?

莫陳詠恩博士在《教會在世:踐行上帝的使命》一書對本土城市宣教範式有這樣一段的分享:「本土城市宣教不需要跨越地域但需要跨越次文化的服侍,可以帶來教會的增長和信徒靈命的進深,促進教會網絡的建立,在社會上和在普羅大眾的心目中也可以確立教會的地位。這是每一個堂會都可以實踐的宣教功課,也是每一位教會領袖都需要學習的課題。」1筆者於2000年期間領受人生的使命轉向,回應呼召,被差派到舊區宣教,與地區堂會携手服侍,建立了一間地區教會網絡機構,向居住在其中的坊眾傳揚福音,實踐城市宣教。這是一個本土的實戰經驗,也正如前文講述臨屋區小堂會的見証,就著社區中的特性,與不同單位合作,將教會的宣教使命實踐出來,也建立起堂會在社區中的正面形象和影響力。

《2014香港教會普查簡報》顯示,有關地區堂會推動社區關懷的情況,在14項其中11項的比率都有所下降,當中5項,其活力明顯有降低的趨勢,值得關注。2筆者認為除了可能因為近年社會課題及堂會牧養的拉扯之外,這與地區堂會是否具社區觸角有關,值得反思。

《時代論壇》第1490期在人物版〈走進社區的陳淑娟〉的見証,講述陳淑娟放下身段,走進社區,還培育青少年關懷服侍,與群眾打成一片。雖然這些社區服侍故事的背後往往有很大的付出,但是這就是地區堂會與社區結連,黙黙耕耘的果實。堂會無論置身於什麼類別的屋宇,社區不論是臨屋區抑或城市,都是屬於被耶穌基督呼召出來的群體,一方面透過外展關懷吸引人前來,另方面以堂會的資源祝福出去。真正能叫人留下來的,就是教會作為使命群體的吸引力,時刻宣講出生命的信息,實踐關愛。

在上表5項社區關懷指標當中,「堂會成立小組關注及回應社區問題」一向偏低,在2014年只有2.7%比率,35間堂會,無論是數目及比率都是歷年最低。這是與近年堂會多關心政治及同性戀議題有關嗎?筆者認為兩者不見得有明顯關連。

究竟堂會有什麼原因在這個回應上稍為欠奉呢?依筆者辨識,這是關乎社區發展的服侍模式,香港堂會較少採用。莫陳詠恩博士指出這模式:「教會不是以服務供應者的身分出現,而是猶如催化劑那樣,發展社區中固有的資源,組織區內的人力物力,共同為社區謀求出路。」3陸漢思牧師(Hans Lutz)在《愛你的鄰舍:教會社區工作理論與實踐》分享,堂會倘定位為社區教會,必須要問兩個問題:「第一、教會必須在社區中扎根,它必須製造機會好與居民來往,否則它便與所處的社區沒有關聯。第二、教會必須對社區的需要有反應。『來禮拜堂幹什麼?』這句話表明講的人不覺得那教會關懷他的需要。為了建立有點深度的接觸,我們必須對社區表達關懷。」 4當然,地區堂會很少採用此服侍模式,一方面是因為堂會處身的社區環境有關,另一方面是因為此服侍模式較具組織性及需長遠跟進,而這也涉及牧者和宗派取向。再者,帶動此類社區發展服侍模式的福音或服務機構較少,堂會沒有機構的前線配合,跟進較吃力。故此,堂會情願按自己情況以「件頭式」回應,這樣較為容易掌握,會眾也較願跟從。

筆者認為社區發展的服侍範式在本土仍可有其空間探索及作出嘗試,而透過此服侍,信徒及堂會更可體現在社區中的參與,不再「堅離地」。近年香港不少堂會在回應社區及社會需求時,也會主動開放堂會為避寒中心,或在遊行抗爭中開放給公眾休息及派發飲料等。此類回應,也是值得考慮,堂會盡本份能因應處境作出回應。最近,「走進馬屎埔抗爭的傳道人」的報導,就是講述地區堂會回應關心發展商收地對農民構成的不公,教會傳道人與弟兄姊妹走出教會作出關懷,傳道人Elton「邀請受影響的村民到教會分享,觀看有關茶園村的電影《1+1》,又跟教會的弟兄姊妹享用馬屎村的出產,抗爭發生以後嚐的木瓜、蔬果更是份外甘甜。教會內也不乏弟兄姊妹關心事件,分歧或許在於到底走到多前,但Elton認為關心有多種途徑,例如金錢上的支持,大家都可以做自己的份來表達關心。」 5這是一個連結人、社區及自然的福音。

無疑,今天地區堂會能否在服侍社區方面有更多創意? 這些年間,筆者看到有教會小組在夏天向途人及商戶派扇子、冬天到街市派糖水、在寒流來到時到天橋底邀請無家者返教會打邊爐和過一晚夜、平安夜在舊區天台報佳音和大食會,及在農曆年前在街頭寫福音揮春等等,都可以幫助信徒多一點體會,在服侍上多一點想像。

筆者曾在地區推動關懷小商戶行動,建議信徒每當途經社區或往小店光顧時,可稍作停留觀察關心,甚至與職工或老闆閒聊。當時筆者與同工常往一間小餐廳午飯,由於我們都習慣公開謝禱,所以店主和員工都知道我們是來自附近教會。有一天,當我步入該餐廳時,前來招呼我的老闆對我說:「神父,這邊有卡座,今天是不是凍咖啡少甜?」我連忙向四周視察,心想:「那裡來了一位神父?」後來才知道原來他是在叫我,那時只能靦腆向他解釋,但老闆卻回應:「梁神父,都是一句」,同工都開玩笑稱我是「梁神父」。自此之後,這綽號就成為我與這間小店的連結。原來,關懷社區卻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人情和趣事。

堂會要成為社區的一份子,適時作出關懷,可以從「小」開始,按著堂會當下的「看見」,凝聚會眾,作出行動,縱使是一小步,信徒一起學習向社區宣教。作為教牧領袖,多加留意社區中的人和事,培養觸角,不讓「感動」輕易擦身而過。除了節期性的探訪關懷,可採用行區觀察、為社區禱告,街頭佈道、關心商戶及小店,保持與居民的鄰舍關係。當社區面對危機,堂會就順理成章「入場」,作出關懷。

最後,借用李偉良宣教士《還我教會》的一段分享作為全文的結語:

「當教會被偷走了,每個時代必須有人在曠野吶喊:還我教會!還我那原本的教會! 還我那聖靈啓示、聖經記載的教會!教會本來最簡單不過:信徒連合,就成了教會。教會就是每一個信徒,就是全部信徒。」6

社區就是堂會身處的現場,教會豈容被偷走!還我社區中的教會!

1 莫陳詠恩,《教會在世:踐行上帝的使命》(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2015),頁169。

2 胡志偉、劉梓濠,《2014香港教會普查簡報》(香港:香港教會更新運動,2015),頁52。

3 莫陳詠恩,《教會在世:踐行上帝的使命》(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2015),頁178。

4 盧龍光編,《愛你的鄰舍:教會社區工作理論與實踐》(台灣:校園書房,2003),頁223。

5〈走進馬屎埔抗爭的傳道人〉,《時代論壇》,2016年5月15日,1498期,頁2。

6 李偉良,《還我教會:重尋信徒建立教會的基石》(香港:福音証主協會,2013),頁7。

(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執行幹事)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