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本週評論:教牧的「自身照顧」

引言

  「你要留意自己,也要留意自己的教導,要在這兩件事上堅持不懈,因為這樣做,既可以救你自己,也可以救那些聽你的人。」(提前四16,《新漢語譯本》)

  正如太田和功一(Koichi Ohtawa)分享,我們的成長從在沒有修讀一科叫「自身照顧」(self-care),很多教牧只懂照顧會眾的需要,卻不曉得怎樣照顧自己。他引用另一位牧者,也是教授教牧學的巴恩斯(M. Craig Barnes)所說 :「教牧對會眾最好的牧養就是先照顧好自身的靈命。」當牧者忽略照顧自己的需要與成長,便會造成會眾的虧損。

  面對當前兇險的形勢,教牧的「自身照顧」更為重要。教牧要好好照顧自身各樣需要(身體、心理、社交、靈性) 與成長。保羅對以弗所教牧的忠告是適切 :「聖靈立你們作全群的監督,你們就當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牧養神的教會」(徒廿28)。教牧要為個人靈性、身體、心理、家庭與職事等「留心注意」(ESV,pay careful attention),否則一不小心,就會身陷試探罪惡;或落入疲於奔命的「耗盡」(burnout)中。

接受不盡如人意

  部分教牧的性格偏向「完美主義者」,期盼一周能有50小時預備講章,現實可能只有數節時段,仍覺得講章未預備好。教牧不可能於六個工作日,皆用於預備講章,還要兼顧堂務,如預備團組周會、探病、約談、開會等。教牧越是認真與完美主義,越會提早「耗盡」。

  部分教牧是「好好先生」,面對任何來自會眾的需求,不敢說不,於是身陷各種責任當中。當教牧成為「討好型牧者」(people-pleasing pastors),就會任由會眾擺佈操控,按著對方要求來提供形形色色服務。牧養不是會眾一失戀就要陪伴、子女入不到心儀學校就要安慰家長、信徒失意就要呵護。有時,教牧要讓會眾成長,不做「互依附信徒」(Codependent Christians),就要操練「退場的事奉」(ministry of absence),引導信徒不倚賴牧者,能獨自應對問題。成熟的牧養從來不是滿足會眾千奇百怪的需要,乃是帶領他/她們能來到神面前,直接經歷神的臨在與供應。

了解動物園獸性

  任何由罪人構成的堂會,必夾雜美與醜、善與惡。第四世紀貴格利形容很貼切 :「教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動物園,園裡有多種野獸。但牧者不一定是動物管理員。有時他們是管理員,但並非總是這樣。事實上,牧者更像是上帝的教會動物園中的另一隻猩猩;基督自己是動物園管理員、飼養員和獸醫」(《致新手牧者的信》,18頁)。

  正因「堂會動物園」,飼養了性情不同的野獸;有些缺乏安全感的會無故咬人的。教牧的「自身照顧」,沒有必要在動物獸性發作時,繼續被對方咬傷或抓傷。教牧要學習「閃身術」,閃避這些羊或狼的尖牙利爪,就不致遍體鱗傷。這類「工傷」是不受保的,受傷的牧者是得不到賠償的。倘若你首次無緣無故被咬,這是好事,間接說明你是忠心良善的牧人;然而你若一再被咬,事先不作好適當防衛,你不是「受虐狂」,就肯定是傻瓜了 !

  有些動物園,已有長執或信徒有數十年的恩怨情仇,是非甚多;當兩獸失掉本性,正在惡鬥中,教牧不要高估個人能力,要做「大佬」,要擺平雙方,有時下場是被左右兩獸夾攻,成為了待宰羔羊 !

廚房是工作空間

  真實的牧職如同熱廚房一樣,教牧要忍受廚房的高溫。教牧要認清廚房只是工作空間,廚師不會愛廚房一個地步,把廚房當作睡房,或身心休憩的空間。有些教牧被安排居住於堂會內的宿舍,更要有意識地從空間抽離出來。離開廚房,不是失職,日日夜夜困身於廚房,反是不健康。離開廚房,乃是為了要再進廚房。

  倘若教牧的世界只有「廚房世界」,沒有其它空間,這會是教牧的憾事。當這位廚師有一日被退休,要離開廚房,肯定是痛苦之事 ! 筆者常勸勉教牧除了事奉以外,要有個人興趣;否則教牧的生趣只剩下是事奉,同樣是悲哀 !

  教牧的價值不是建基於所作的事工,他/她理解生活的天空比廚房廣闊得多,他/她有時要刻意離開廚房一星期、一個月,甚至一年,在外面心靈身體可安歇的場所享受安息假。「停頓是為了遠行」,適當的抽離與休息是重要。

要閱書閱人閱事

  無疑,牧職是忙碌與瑣碎的,喜歡的與不喜歡的,皆要去做。牧者有時要刻意停一停、想一想。忙碌可能是思想的懈怠,教牧對習以為常的事工缺乏反思 : 有些聚會是否一定出席 ? 有些會議是否務要參與 ? 有些事工是否要由我搞 ?

  無論怎樣忙碌,我要餵養靈性與心思,就要讀經與閱讀滋養心靈的書本,如盧雲(Henri Nouwen)、畢德生(Eugene Peterson)、侯士庭(James Houston)等大師著作。有些教牧只看或用工具書,其它範疇就不理,這會使心靈陷於乾涸。

  閱人是真人的閱讀,筆者有幸從前輩同輩與後輩身上,有不同的學習。這次太田和功一主領靜修營,便從他工匠式技藝,又能靈活應變,有所學習。所有人皆可成為學習的對象,有些名牧是正面教材,有些則是反面教材。

  閱事是意識的操練,對日常發生事件行反思。神容許我遇上好事壞事,這些不同事件對我有何意義,我要放於心內,反覆思量。太田和功一教導我們「三扇窗框」,成為了我們整理心靈的好工具。

結語

  當教牧學會「自身照顧」,就會好好照顧會眾。教牧正確理解牧職不是完美,會眾生命由不得你來改變;你越想改變,反彈會越大。

  教牧要了解動物園不同動物脾性,學會與不同野獸交往,有些要接近,有些要保持距離。有些動物咬人,只因是肚餓或其它具體需要。教牧身處野獸當中,少不免會有些損傷,但這些非致命傷。

  教牧不要視廚房為家,上主受造世界肯定大過廚房。教牧學習閱書閱人閱事,適時進退,才能笑傲江湖,忠誠事主。你不好好照顧自己,沒有人會照顧你 !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