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及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舉行「香港市民對基督教觀感調查報告2021」發佈會(下稱:「觀感調查」)。筆者先就有關移民這方面作出分享,至於是否能與「教新」的「2021逆境中香港教會跟進研究」(下稱:「跟進研究」)關於信徒移民數據作比較,讀者則要明白兩者的調查方向及對象等不盡一樣,雖然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有關現象,但數據不能直接比較,而是需更多資料或另進行研究,才能作出更全面的參照。然而,我們也不妨看看兩者在這方面的情況。
「跟進研究」是問該堂觀察過去兩年的移民情況
「教新」的「跟進研究」是於2021年6至8月期間進行,該題目是問:「過去兩年(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貴堂會在牧養聚會信徒時,察覺會眾的移民意向」,換句話說,資料是該堂牧者的觀察(包括會眾直接告訴他)提供而得出的數據比率,而非個人。當然,我們之後發現此方面數據推論,能反映教內移民的實況。
根據「跟進研究」顯示有關信徒移民情況,「整體教會有60.5%的堂會中有會眾已經移民,移民人數佔二〇一九年三月時平均每週整體崇拜人數(268,822人)的11.4%,即30,646人。此外,79.6%的堂會有會眾已有具體的時間表準備移民,人數比率為11.3%,即30,377人,兩項合共佔22.7%,已達61,023人。至於清晰明確表達不移民佔人數比率的57.4%,值得留意的是,考慮/不確定仍有19.9%。從這個數據推測,未來信徒移民的合計比例將會是兩至三成,甚至超過三成,情況頗為嚴峻。」(梁國全,〈從信徒移民看領袖培育的挑戰〉,時代論壇,18.11.2021)
「觀感調查」是問個別市民於未來兩年的移民意向
至於是次「觀感調查」中的移民情況,該題目是問:「你有冇計劃喺未來兩年內離開香港移民外地呢?」,報告指出,「市民未來兩年的移民意向,78%的受訪者沒有打算未來兩年移民,14.3的受訪者有打算未來兩年內移民,7.7%受訪者不回應」(頁40)。在此,我們要留意是次調查於2021年7月5日至8月31日進行,幾乎與「跟進研究」是同一時段,但指的是未來兩年即2021年至2023年期間。
故此,我們可以肯定,因社會形勢急變,無論教內或香港整體都有移民潮的出現,特別是國安法生效前後一段短時間內;但「觀感調查」是指向未來兩年,正當人們主觀希望移民情況放緩下來,卻仍有14.3%市民移民,7.7%不作回應,反映未來一段時間仍有游離市民未作考慮,「49.7%受訪者對前景感到不樂觀」(頁37),「對香港未來前景越不樂觀,移民意向就越高」(頁45)。
不同研究是互補不足能促進更多的討論
「跟進研究」與「觀感調查」恰巧於2021年的暑假期間同時進行,問及過去兩年與未來兩年,前後合共四年時間(由2019年至2023年)。然而,今次「觀感調查」重點不是要推算出教內信徒移民比率,而是市民的移民意向。因此,倘若想以今次基督新教信徒人數的17.2%作參考,我們只能猜想信徒佔的比率多少?亦即是說,筆者之前推論2019至2021年間大約有六萬(22.7%)有參加教會崇拜的信徒已經移民,可以想像於2022至2023年間的信徒移民比率則肯定同步提高。
回看教會崇拜的信徒人數,「2019教會普查」的崇拜人數是268,822人作參考,若暫不計算過去2019年至目前的教會增長率(暫未有數據),筆者估計到了「2024教會普查」呈現的整體教會崇拜人數,將會回落到20萬左右,這是很初步的推算,相信仍有落差。
確實,「觀感調查」有些發現仍有待我們進一步解讀,例如,有關宗教信仰方面的影響,「沒有宗教信仰(0.17分)或有讀過教會學校(0.18分)的受訪者未來兩年的移民意向較高;傳統中國民間信仰(0.08分)或沒有讀過教會學校(0.14分)的受訪者未來兩年的移民意向較低。」(頁41)
「移民人數」有其引申要我們注意地方,使命群體的不斷更新乃更大挑戰!這些年來,香港情況因疫情和政經,形勢時變,掌握實況有利明白所面對的處境。然而,筆者看到確有教會在逆境中發展,並有更多發展形態的出現,有令人欣喜的現象。
結語
筆者認為是次「觀感調查」頗為詳盡,而且讓我們能從香港社會整體了解(一)市民的信仰背景;(二)對香港基督教不同層面的觀感和變化及(三)對香港前景看法和移民意向;十分重要,亦具意義。相信,我們可以從這次研究所得的數據,評估處境,作更多不同層面的反思與課題探討。
(利申:筆者是今次「觀感調查」顧問之一)
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Komment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