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四十周年感恩特刊:更新
蒙余慧根牧師邀請加入「教新」不覺已有十多年。一直不敢將參與董事會的工作視為事奉,因大部份成員都是長牧或富經驗的教會領袖,這只是我一個好好學習的機會。 「教新」成立於社會行將出現重大變動之時,一班教會領袖認為有需要聚在一起,回顧過去,探索未來,釐定日後教會的方向,以便能回應時...
羅世光校長
50false41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四十周年感恩特刊:細水長流,結伴同行
張慧玲老師(右一) 感恩主使用「教新」陪伴我事奉的成長。我受惠於「教新」第一個十年(1985-1994),在九七危機下受鼓勵謹守崗位受訓並作傳道職事。我參加總幹事余慧根牧師親臨的地區教牧團契,又在教牧退修營得靈修指導。「教新」第二個十年(1995-2004)期間我是進入香...
張慧玲老師
7月23日


四十周年感恩特刊:信實伙伴、寶貴平台
袁海柏先生(右邊) 十年前在「教新」慶祝三十周年紀念時,我曾以〈「教新」既是伙伴,也是平台〉為題作分享,表達我對「教新」的認識和印象。十年後的今天,「教新」雖然在領導層和事工上都有新的發展,但她於香港堂會中所扮演的伙伴和平台角色,我覺得仍沒有改變。...
袁海柏先生
7月8日


四十周年感恩特刊:我與「教新」40年
余妙雲女士(右邊第三位) 因筆者在工業福音團契事奉,過去40年來,面對香港社會政治經濟的變遷,與香港教會更新運動(下稱「教新」)有不少合作的機會: 1985年正是「教新」成立的日子,也是中英聯合聲明達成協議一年後。基督教界為回應當時社會和市民所產生的憂慮,於1984年草擬了...
余妙雲女士
7月3日


四十周年感恩特刊:四十年前的歷史由「集思會」說起!
劉少康牧師(第一排第2個) 由於我居於港島,每一個月或兩個月,有一天提早起床,帶著一個期待的心,舟車勞動去到粉嶺的宣道園,因為一個重要的「集思會」舉行。當年一群向國內服事的機構同工,早已有定期集思分享會。後來由於「九七」迫在眉睫,所以擴大接納了堂會教牧及其他機構同工參加。各...
劉少康牧師
6月18日


四十周年感恩特刊:十年人事
左起:梁國全傳道、周震聲牧師、黎子謙牧師 回望加入「教新」的十年恩典之路,一步又一步走到今天。昔日回應呼召,2001年於基層機構服侍,直至2007年與地區教會一起創建福音網絡機構,並成為全職同工。意想不到之後再有更大的轉變,2015年底收到胡志偉牧師邀請加入「教新」事奉。不...
梁國全傳道
6月10日


四十周年感恩特刊:少有人走的「教新」路
胡志偉牧師於2000年7月1日接任總幹事 回望過去的歲月,1999年得到「根叔」(余慧根牧師)的邀請,經禱告與思考後,決意前來「教新」服事,先擔任副總幹事,再於2000年7月1日,接任為總幹事。按照原定計劃,我於2020年底退休,並由梁國全傳道接任。...
胡志偉牧師
5月30日


四十周年感恩特刊:安靜一刻在主前、默念神恩四十載
你若問我,『過去四十年「教新」(本會簡稱)的歲月中,你最大的領受是甚麼?』我會毫不猶疑地回應說,詩篇四十六10「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全地上被尊崇。」總結了兩方面的得著。 一.安靜一刻在主前 無論在任何情況或環境下,神吩咐我們首先要在祂面前靜下來,...
余慧根牧師
5月27日


四十周年感恩特刊:寫於四十周年紀念
參與「教新」事奉接近四十年,不知不覺間由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傳道,在「教新」成立之初,開始參與研究小組的事工、後得董事會邀請擔任總幹事、及後接任董事會主席一職。回想起來,為上帝使用「教新」在四十年間回應社會轉變、與香港教會一起繼續見證、在發起人董事同工及義工努力下服事教會及教牧...
陸輝牧師
5月20日


為接任四年半的日子感恩
在製作「教新」四十周年感恩特刊之際,看到自己接職和「四任總幹事」於2020年12月6日總幹事傳承典禮的合照,甚覺珍貴。那段日子,受到疫情限聚影響,除了需要戴上口罩之外,獲邀出席人數也有極大限制,胡志偉牧師和我未能邀請更多好友同道出席,不無遺憾。當時舉行地點是中華基督教會長老...
梁國全傳道
5月15日


四十周年感恩特刊:序
「四十」讓我們想起以色列人出埃及在曠野飄流的四十年;耶穌受洗後到曠野有四十日經歷試探。「教新」可說是因「九七」而生,源於1984年的《信念書》,1985年正式成立,2025年是香港教會更新運動成立的四十周年,值得紀念的日子。...
梁國全傳道
5月14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