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梁國全傳道

時勢牧言:香港基督教中國化仍待想像



近日,國內基督教人士到訪,燃起基督教中國化的探討,除了時代論壇報導之外,明報也有相關引述。至於,教內的迴響如何,除了社交媒體的反應之外,大多是私下交流,較少公開的回應,以現時社會巨變的氛圍及香港教會的流散情況,怎樣講與寫是不容易的,不少仍在靜觀其變。


基督教中國化想像


有關明報於5月29日的報導,引述聖公會前教省秘書長管浩明牧師的說法,「所謂『中國化』即是『本色化』,將基督教信仰與中國文化融會貫通;至於『中國化』包含的愛國元素,管浩鳴說,『愛國愛教』是基本價值,表現的方式是為國家祈禱,鼓勵信眾盡公民責任、對國家有更多支持。他提議,今年十一國慶,不同教會可同時舉辦『國家祈禱日』,他會就此與其他教會商討。」

誠然,「基督教中國化」這個課題與本色化有關,打從宣教士來華宣教以來,已有本色化的思考與實踐的討論,這是宗教、文化、福音核心及神學等範疇,只是今天還要考慮國情等因素。因此,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內地中南神學院院長汪振仁牧師提到的三個層面,我們可以再作深思,「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的文章指出,『基督教中國化』包括幾個層面,從政治層面而言,基督教信眾要愛國、愛教、愛自己民族;從文化層面而言,基督教要融入中國的主流文化和先進文化;從社會層面而言,基督教要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如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報,29.05.2023》


管浩鳴牧師在剛過的六月四日早上,在《大鳴大放》接受訪問時補充,「愛國愛教的概念不時被妖魔化,認為每個地方都應愛自己國家和忠於教會,建議國慶期間香港每間教堂都放置國旗,體現對國家的尊重。」(【Now新聞台】,04.06.2023)


言下之意,基督教中國化要在香港處境下作出討論,落實與否及其方式,更需要進一步思考。對於筆者而言,過去不少教牧領袖感到教會前景甚為不確定,這些「不確定」相信涉及多重層面,大家的擔憂與迷惘是可以理解。當然,過去三年多以來,不少教內人士仍積極尋求改變,而不只是被動「變化」;尋求變革,心意更新,正是挑戰重重。


香港處境想像


誠然,面對未來,不同教會/堂會所要作的回應,究竟受大勢所趨被逼「變化」,抑或同步能促進群體的不斷更新?以筆者有限的觀察,認為「基督教中國化」在「香港處境」的議題仍是有待想像的前題下,先就一些情況談談。


首先,若然建議例如「國家祈禱日」,期望香港基督教會作配合的時候,堂會照單全收?抑或容許各自作出些微調較,尊重堂會/宗派的各自做法,達到「合一非一律」的精神。


至於,懸掛國旗等可能性,又或是否有進一步建議?教會需要早作預備,消化相關的資料與溝通,好作應對;我們可以借鏡之前「關閉宗教處所」帶來堂會的影響,以免措手不及!

另外,亦有說法講到香港基督教的「洋化」,我們要留意,這樣形容會否引起信仰群體與外界關係的張力?抑或我們需要對基督教歷史、神學及宣教有更多的探討才作定奪?

再者,今日香港基督教究竟面對什麼處境呢?無疑,今天香港信徒群體正在經歷流散而來的無力感與疏離等情緒,整體較為鬆散,於佈道、靈性、關係及使命等方面亦需更新之外,教會群體的更新還面對什麼的挑戰呢?

結語

近日,筆者正在閱讀《有身體的教會》,有助思考怎樣活出「成為肉身」(incarnation),而不是「脫離肉身」(ex-carnation)只重理性、沒有靈性、表內不一致的生命!作者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在後記〈基督在我們裡面,我們在基督裡面〉的最後一段,也有提醒。


「這也是你的夢想嗎?永不輕言放棄對上帝國度的追求。我們已經嚐過真理的美好,那難以言盡的美好,教人無法忘懷。我們回不去了,只能勇往直前。我們需要專注於成為改造世界的人,將這個自以為睥睨一切卻毫無貢献的世界,徹底改頭換面。我們要繼續成為這個基進信仰群體的一分子,繼續宣揚上帝的應許,繼續以身作則地回應上帝對人類社會的計畫。


毫無羞愧。我們站在義的一方,只因為上帝是公義的。


仰賴上帝的指引,而非自己的政治智慧。


毫無保留地倚靠上帝的恩典。

並倚靠、等候、夢想,持續在這個破碎的世界努力,藉由我們 ─ 這群上帝的子民,去成全上帝的應許。」(頁318)


香港教會面對時代巨變是不爭的事實,被動回應或是主動應對,我們要堅持、守護及去行的又是什麼?這亦是「必答題」!



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1 則留言

1 comentário


Byron Chow
Byron Chow
12 de jun. de 2023

改稱管浩明道長

Curtir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