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梁國全傳道

時勢牧言:時代、僕人、領導


  近年來,談論香港教會的未來發展,領導傳承是必然的關注。筆者以「強勢已過、逆勢當前」來形容教會領袖面對的挑戰。


領袖交替新階段


  根據2019教會普查顯示(參下表),堂主任是51歲或以上佔62.1%(810間),年齡明顯較長,而表示其堂主任已有退休的計劃佔26.6%(307間);可以預見,2024的教會普查將呈現更嚴峻形勢。


2019教會普查,有關堂主任退休與其接班人的情況


  這數年間已有很多堂會/機構經歷堂主任的交替;於嬰兒潮上位的領袖不少已事奉超過20年,當他們陸續退下來,交棒又是另一個重要的過程,然而有些面對未有適合人選之時,由長執暫代或邀請退休牧師「出山」,屢見不鮮。


  筆者觀察,新一代領袖面對現今時勢,與上一兩代有著很大差異。現階段接棒領袖的年紀方面,不少是50歲之間,甚至更大,亦有些是四十歲左右。當然,前人種樹建立了基礎,未來怎樣走,能夠借鏡的地方不少卻又有些是不合時宜。當興盛與強勢不再,怎樣適應上位極富挑戰;繼任者需要以僕人心志,承接這一棒,對自身處境與形勢作出辨識,勇於承擔。


關係式僕人領導


  著名領導學者沃爾特‧賴特(Walter C. Wright)於其著作《關係式領導》(Relational Leadership)討論有關僕人領導,正是以「關係」入手,發揮領導力。「僕人領導關乎與神的關係,這種關係塑造了我們,讓別人看見我們是有品德和信守承諾的人,以致選擇接受我們的影響。」(頁49)


  沃爾特‧賴特提出關乎僕人領導的五個原則,筆者按理解扼要引述其重點如下:


影響力與服侍:「牧人關心跟隨者,將自己投資在他們身上,培育他們成長。」透過建立一起成長的關係,領袖才能有效發揮領導力,達成群體的共同使命。


願景與盼望:「群體中的領導使人們對準使命衍生的共同願景,燃起他們的夢想和委身,把他們連繫在一起。」這是一個使人得力的過程,促進領袖實現願景,看見未來。


品格與信任:「領導是一種信任的關係,我們聽從我們信任的人,接受有品德、受尊重的人的影響。」有品格的領袖獲得別人信賴與學效,從他身上看到方向、信任和盼望。


關係與權力:「領導是一種帶有權力(power)的關係……但只有當別人認為有理由接受你的影響時,你才有權力。」權力不只是來自崗位或地位,乃是從服侍而來的認受性,才能有目的地發揮出來,成效是指向群體的使命。


倚賴與承擔:「領導是一種倚賴的關係;領袖需要跟隨者,領袖倚賴群體,因為領導權始終是掌握在跟隨者手中。」這是指向健康和互信的關係,領導是一種有目的行動,吸引跟隨者一起同行,產生良好的影響力。


  僕人領導不是新事,坊間已有不少課程及討論。筆者在此拋磚引玉,未來將更多從處境中思考,在培訓中注入僕人領導的教導與應用。


成為年輕好領袖


  在社會遭逢巨變的時代,新一代領袖處於世代交替的夾縫張力之間,有適切的發揮,或許先要克服不確定而來的恐懼,在前行中成長,逐步建立領袖的風範。斯托得牧師於《未來門徒的4個挑戰》提出的其中一個挑戰,就是「如何在相對年輕時,成為好的領袖」,他引用提摩太前書四章11節到五章5節,從保羅勸勉提摩太:「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的張力中,提出六方面的忠告,分別是留心你的榜樣、認識你的權柄、運用你的恩賜、分享你的長進、言行要一致,以及調整你的關係。保羅對提摩太的語重心長,讓我們看到師傅的胸襟。



  確實,現時上位的領袖年紀較大的不少,但亦有一些正如斯托德的用語是「相對年輕」,大概四十歲。或許,不論年紀多少,要成為好領袖是沒有捷徑的,也會經歷提摩太的心驚膽怯;然而,筆者深信,我們若能放開懷抱,樂於與人同行,開放接受世代差異,接受自己與別人均有不足,保羅的教導對我們現今處境仍有其適切的啓發。


結語


  誠然,教會確是要誠實面對領袖荒的危機,一方面不要急推領袖上位,另一方面,也不要吝嗇給予資源和空間來培育新一代,輔助他們建立僕人領導的氣質,傳承下去。


(原文載於第81期《使命與領導》,現略修訂)




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0 則留言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