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本週評論:斯托得牧師如何影響我?



  適逢斯托得牧師(John Stott)(下稱:斯托得)百歲冥辰,靈風基金於11月份舉行連串紀念講座(Rev Dr. John Stott Centennial Celebration),其中一場的主題:「生命傳承 ─ 斯托得牧師如何影響我?」令筆者想起初信主時第一本閱讀的屬靈書籍便是《真理的尋索》,此書深入淺出,對初信的尋道者來說,實在如獲至寶。


  「《真理的尋索》後來成為二十世紀最暢銷的書之一。全球各地,都不斷有讀者因它而成為基督徒。有位澳洲讀者曾描述:有人送他一本《真理的尋索》,他讀了就深受吸引,最後幾章更是一讀再讀,直到自己完全掌握其精髓,並且付諸實現為止。」(《十架門徒 - 斯托得傳》,117頁)

  斯托得擅長文字及與不同人溝通,寫作深入淺出,力求釋經準確度及有力的講道,他的同工安德魯‧柯克對他於聖經教導方面極之欣賞,「斯托得帶給普世基督徒群體最寶貴的禮物便是他力求對聖經經文有忠實及周延的解釋,無論是原意、翻譯或對當代生活的應用。因此,他十分注重詮釋經文的正確原則。他深知,對經文的權威性存疑,會帶來破壞性的後果;另外,過於簡化地查考經文,也會產生錯誤;因此,總是極力追求以嚴謹的學術功夫來理解聖經,帶出屬靈的滋養,並且對當代產生實質的幫助。」 (《斯托得教我們的事》,208頁)。對筆者的提醒,好好預備講道,面對不一樣的亂世,回歸聖言,作出處境透析與應用,牧養信徒,心意更新。



十架路上作門徒

  《十架門徒 ─ 斯托得傳》是傳記式的記載,除了書中前部份描述一些童年及成長背景之外,之後有關斯托得的牧會及他面向世界等經歷,皆令人津津樂道。確實,讀傳記有趣之處就好像追小說一樣,往往引人入勝,你會看到上主美好的預備,斯托得精彩的一生,從萬靈堂(All Souls Church)牧會、到一手推動的洛桑會議,及他與自由派的對話等,他十分成功但也遭遇挫折,一個看似平凡的生命,活出柔和與謙卑的十架門徒,在不同挑戰中發出光芒。誠如此書封面所言:「狂野的、冒險的、開創的 - 一個你所不認識的斯托得」。


  司廸爾(Roger Steer)這本著作並不是想高舉個人的成就,就如他撰寫《戴德生─ 摯愛中華》一樣,是將神所使用的僕人生命,艱難中充滿恩典的旅程,呈獻讀者眼前,激發愛心,勉勵行善。

  此書不乏深入信仰反思,其中令筆者注意的是,提到斯托得對激進或開明福音派有很多反思, 他的《認識福音派信仰》有詳細記載,筆者喜歡書中這段:「福音派有兩個獨特的信念。第一,我們是屬於聖經的族群( Bible people),也要終生不斷從聖經學習邁向成熟之道;第二,我們是屬於福音的子民( gospel people)。倘若福音派的第一個特點標誌是獨尊聖經,那麼第二的特點便是以福音爲核心……總之,最重要的一點是,福音派並不是一個標籤,也不是個綽號。它不是派對的入場券,甚至也不是有關於聖經和福音本身。福音派乃是,關注在耶穌基督透過聖經和福音,所帶來的尊貴與榮耀。」(205頁)



  另外,當斯托得面對有同工被聖靈充滿的靈恩經歷,帶來好一陣子的討論及分歧,他細心處理,慎思明辨,認真思考靈恩現象,以兩年時間深入研究並分享了他的看法,他的嚴謹思考與態度,也為當時所牧養信徒帶來幫助。今天,我們亦面對很多不同議題如政教關係,我們會否認真研究,探索聖經的教導,找出適切的教導?而不是一刀切去回應。筆者相信,我們確實需要祈禱與不同的察驗,如此,我們的信仰才能經得起時代的挑戰,求同存異,作出適切的教導與牧養。


  有關《洛桑信約》(The Lausanne Covenant)沿起,斯托得是推手及撰寫人,信約當中「傳福音與社會關懷」的定調影響至今,是因為斯托得堅持將兩者放在一起,互補與整全(註1)然而,推動這個全球會議並不是一帆風順,而是充滿挑戰,他要面對全球領袖的不同立場,其中一位就是葛培理牧師。「有幾位代表看他公開與葛理翰唱反調,非常吃驚。……在電梯中聽到葛理翰的兩位助理在罵斯托得,膽敢挑戰葛理翰這位福音派的世界領袖。」(183頁)「葛理翰和斯托得的談話,已過了委員會的開會時間。……葛理翰帶大家讀了兩段經文後……他很熱忱地提起斯托得,和他們兩人之間堅定誠摯的友誼。」(185頁)。是次洛桑大會促成之後續辦世界福音宣教大會,推動整全使命與關愛受造世界等,影響至今。



更新始於寧謐處

  斯托得周遊各處,也曾到過香港,書中提及聚會上香港的翻譯人員傳譯時,引到哄堂大笑。期間受訪問時被問到:「曾否遇到巨大的試探,想放棄服侍?」原來他有一套方法調整自己,包括靜修,及從友誼中驅走孤單等。

  書中所講的屬靈佳美地「悠可細思」(the Hooks/Hookes),是斯托得的避靜之處,成為他的靜修與寫作的佳美地,讓我們明白在困難與挑戰中,學習始於寧謐處之重要!「房屋週圍有蜿蜒的溪流,緊挨著山崖附近的倉房,則一度是牛欄、馬廄和穀倉;屋外,便是峭壁及壯觀的海景。」「這個位在璠普洛柯西南岸的休憩點,日後在斯托得的生命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85頁)



  當然,斯托得面對過不少風雨與挑戰,他不單博學與謙卑,同時具備與不同人共事,真誠面對,亦與不同學者牧者的對話。從賞鳥中投進大自然,放鬆自己,也不忘思考神學,「他常藉著賞鳥來調劑身心。斯托得跟好友巴克萊(Oliver Barclay),後來擔任國際校園福音團契的總幹事,每週六兩人常騎著單車去沼澤地,一面舉著望遠鏡,一面討論神學。」(40頁)原來,賞鳥的嗜好是他父親傳承,「斯托得從不集郵、也不嗜杯中物,但的確遺傳了父親對音樂的熱愛……但亞諾最大的成就,該屬他開啓了兒子對大自然的興趣、尤其是鳥類。」(10頁)。確實,當我們內裡被現實處境困擾著的時候,學習安靜主前,承認不足,相信祂是生命之源,好使我們能再一次重新得力。

結語

  畢竟,如今時代不同,斯托得的著作或許未必最能回應當下處境?然而,斯托得的生命卻給我鼓勵,他對此書的期望,就是不要隱藏人性的軟弱與困惑,使讀者從有血有肉的生命中,看到人在軟弱中顯出上主的恩典更多!「當斯托得勉為其難答應人替他立傳時,他曾告訴杜里斯密(最早兩本傳記的作者)說,他的傳記必須不避瘡疤的誠實記述。」(4頁)當然,書中還有很多令人感動的片段,看到上主的美好旨意與陶造。筆者想到自己服侍,有時真係覺得不要看得自己太重要。




  筆者深信,上主在不同時代興起所需的屬靈領袖,他們的屬靈生命與著作亦是應對時代而出現,斯托得當然是近代屬靈巨人之一。我們能從閱讀其著作包括《世界在等待的門徒》及《心意更新的教會》等,鼓勵信徒在充滿不安的日子,學習謙卑與思辨;在十架的光影下,立志跟隨基督,成為十架門徒。

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註1:我們確信,上帝是全人類的創造者及審判者,所以我們應當共同負擔起他對人類社會的公義及和好的關注,以及對那些受各種壓迫的人的自由的關注。因為每個人都是按上帝的形像造的,不論種族、宗教、膚色、文化、階層、性別或年齡,每個人都有內在的尊嚴,所以應當受到尊重及服事,而不應受到剝削。我們在此表示懺悔,因我們忽略了社會關懷,有時認為佈道與社會關懷是互相排斥的。儘管與人和好並不等同於與上帝和好,社會關懷也不等同於佈道,政治解放也不等同於救恩,我們還是確信:福音佈道和社會政治關懷都是我們基督徒的責任。因為這兩方面是我們在神論和人論的教義上,以及我們對鄰舍的愛和對基督的順服的必要體現。救恩的信息也包含對各種形式的疏離、壓迫及歧視的審判。無論何處有罪惡與不公正的事,我們都要勇敢地斥責。當人們接受基督時,他們就得以重生,進入他的國度;他們不僅必須努力在這不義的世界中彰顯上帝的公義,還要傳揚他的公義。我們所宣告的救恩應當在個人生命和社會生活各方面都改變我們。信心沒有行為就是死的。(徒17:26, 31;創18:25;賽1:17;詩45:7;創1:26-27;雅3:9;利19:18;路6:27, 35;雅2:14-26;約3:3, 5;太5:20;太6:33;林後3:18;雅2:20)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