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本週評論:教會的學習文化

  大多華人教會(指地方堂會、神學院、機構等)的教育理念仍停留於「我教你學」的模式。

  「我教你學」模式是以教師及課程為主,有些堂會就以神學院的課程,重新剪裁為一個3至5年課程,要求信徒能按部就班地完成。當課程失掉吸引力,因為地方堂會教授「主日學」(有些採用其它名稱,培育課程也不在主日舉行)的師資不及神學院與其它機構的「名師」,有些堂會索性與機構合辦課程,這些「品牌」課程有其吸引力,堂會牧者與信徒領袖交報告時,就有一定數目的亮麗成績。

  「我教你學」有其價值與功效,筆者不會否定;問題是當教會只一窩蜂追逐這些「品牌」講員與課程,我們只會增強「教育娛樂化」,產生更多「只會評道而不會行道」的信徒。

  「我教你學」背後假設是課程已包羅廣泛、全面兼顧,適切不同年齡及信仰歷程信徒的需要。現實是課程大多針對初信與好學的一群,對那些成熟、委身而有事奉的,未必能滿足。「我教你學」另一限制,就是假設教師是掌握資訊的權威,其教導是正確及不容挑戰的。倘若是崇拜的聖道宣講,牧者的信息被直接挑戰的空間不大;主日學則不同了,教師總要提供空間予學生提問。身處資訊科技年代,學生能即時地google驗證教師提及的資訊。

  社會的轉變帶來學習的變化。對青少年或以上年齡的學生而言,教師角色不再是「內容供應者」(content provider),他/她要扮演「引導者」(facilitator)角色。引導者不是課室的權威,他/她作為一位受學生信任而被賦權來帶領學生共同學習,一起完成學習的目標。

  「你學我導」(或「你們學我引導」)指向學生自主的學習,而學習的形態是容許個別指導、小組導修或小班教學等。堂會的信徒培育指標不再是開了多少班,學生人數有多少,乃是每位信徒有其個人「學習檔案」(learning profile)。當信徒個人閱讀某本書、觀賞了YouTube講座或課程、親身出席堂會與外間講座或課程等,這些客觀的時數與次數,可作為牧者評估信徒的學習進度。

  「你學我導」並非取代「我教你學」,乃是補足現有的不足,嘗試更新整個教會教育文化。耶穌的教學,不是課堂式,乃來自真實生活場景;每當有人提問,即或是另有企圖的文士與法利賽人,耶穌把握機會,因應場景向門徒施教。

  當前華人教會教育的失敗,莫過於學生失掉學習的動力與興趣。教牧如同怪獸家長一樣,千方百計為孩子預備這樣、預備那樣,但孩子卻失掉了學習的動力。不是為了應付考試,不會自行看書。閱讀不是為了趣味,而是要滿足功能。放在堂會場景,信徒不會「獨立追求」(早期平安福音堂有推動這方面運動),過度依賴牧者,也是不成熟不健康的表現。

  堂會要成為「學習型組織」(Peter Senge倡導),就要釋放信徒,有共同願景、團隊學習、一致價值、系統思考。當信徒明白他/她是「終身學道者」,「追求」(seeking) 而非「安居」(settling),才是靈命成長的進路。

  惟有牧者與教會,改變其積習,更新本身教學文化,才能帶來成長與革新;不然堂會繼續要承受其「重症肌無力症狀」(教會版)帶來後遺症,就是信徒本身自我免疫力的紊亂與疲弱。

  牧者與信徒要達成「自身餵養」(self-feeding),資源不宜投放於請了誰來講或教,鼓勵信徒參與某個講座或課程,乃是引導信徒怎樣善用工具書本,哪個網站找到合用材料,怎樣辨識這位與那位講者的異同,反思為何會出現這個現象或問題。

  當教牧與信徒不想與不要學習,教會的前途毋須想像了 !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