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本週評論:再思堂會的聖經教導

從《2014年香港教會普查統計數據集》反映,本港堂會設有主日學或聖經教導課程的堂會,佔整體94.7%,比例高於2009年的88.3%。再看主日學或聖經教導課程出席率中位數,由2009年的26.7%,上升至2014年的28.6%。這些數據是可喜的現象。(見下圖)

對比2009年,本港教會於2014年聖經教導事工方面,有明確的改善;然而以廿年視野來檢視,明眼人會看見傳統主日學事工正不斷衰退中。堂會多了聖經講座、多了與神學院及機構合辦的課程等,然而整體堂會的聖經教導與學習,仍有頗大的改進空間。15歲以上青成年信徒出席率由1999年的23.6%,至2014年下降至19.3%,而包括15歲以下在內的,則由1994年37.7%,逐步下跌至2014年的28.6%。

本港華人教會一向重視聖經的權威,這是毋庸置疑的;主日講壇也看重聖道的宣講。隨著神學教育的普及,資訊科技使聖經與相關知識更易取得,學習聖經更為方便,但整體教會的聖經教導卻呈請若干偏差,值得我們思考與討論。

堂會為本

自羅拔雷克斯 (Robert Raikes) 於1780年開展主日學運動,至今有236年歷史;一直以來,不斷有領袖質疑主日學的成效,或嘗試以其它形式取代主日學。無論堂會稱為傳統的主日學課程,或改名為「培育課程」、「裝備課程」等,重要是聖經教導以堂會為本,並能深化整體信徒的「聖經識見」(biblical literacy)。

畢德生於《顛覆文化的牧養之道》指出教導的真正場所並非神學院,乃在堂會。現時本港堂會聖經教導明顯弱化,甚至有教牧把本身培育課程「外判」予外間神學院或機構等。筆者不反對堂會可與神學院或機構有合作課程等,重要是教牧看重「堂會為本」的聖經教導與學習。當整個群體共同學習與應用所領受的教導,堂會就能提供空間與配套事工,來深化與提升信徒踐行聖道。

教而養之

牧養與教導不能分割,一旦教導「外判化」,帶來是牧者與信徒之間的疏離與隔閡。真實的牧養有兩方面,一是「群體教導」(崇拜講道、主日學、培育課程等),另一則是「個別教導」(個別面談、家訪等)。

潘霍華於《牧養是場冒險》指出,牧養不能脫離聖道的宣講;牧養本身就是宣講,把聖道帶到所接觸的人群之中,讓那些不願聆聽真理人得以聆聽。因此,牧養是帶著上帝話語走到那些生命軟弱的人當中。斯托得於《心意更新的教會》肯定牧養,就要餵養信徒,而真正的餵養是「牧羊人會把羊群帶到豐美的草場,讓牠們自己吃草」(80頁)。可惜有些堂會教牧把餵養理解為「飼養」,把信徒放於籠內等待有專人供應飲食。

課程透過「小班教學」,教牧或導師於課堂建立良好師生關係,更方便埋身牧養。有些小組導向堂會,誤以為小組分享等同「彼此教導,互相勸戒」(西三16),忽略了由上至下教導真理的重要。堂會需要更多盡責的屬靈父母,「如同母親乳養自己的孩子」(帖前二7),悉心教導下一代,成為跟隨基督的門徒。

信徒教師

當今聖經教導另一失誤是走向「專業化」與「菁英化」,只有教牧或長執能教導課程,信徒只能被動作學生。宗教改革時期,重要神學理念之一為「信徒皆祭司」,抗拒當時「聖職主義」,現今同樣出現「專業主義」,輕看或否定信徒也可教導聖經。筆者接觸與認識一些堂會,差不多課程全由教牧同工與神學生等任教,而一般信徒只能教導兒童與青少年。

「信徒皆祭司」的實踐,指向教會同時需要兩類教師:「專職教師」與「信徒教師」,方能達成本於真理又能於生活實踐的教導。信徒教師的重要性,不在於神學或解經務求正確(提前三9「固守真道」便足夠),乃在於日常生活中的身教與言教。「信徒教師」是真理前線的「踐行者」(practitioner),他/她們於「做神學」過程中的掙扎、得失、反思等,便是增進群體對「道」的領受與學習。

《2014年香港教會普查統計數據集》反映堂會提供「主日學師資」課程,由1994年的45.2%,下跌至2014年的24.9%(320間)。健康的成長,應是更多信徒參與外間神學院或機構課程,接受裝備後回到堂會施教,達致教學相長。

可惜是不同神學院、機構與堂會的教育方向與操作「脫軌」,形成教會教育「名牌化」與「消費化」。當不少信徒喜愛消費「名牌」課程與講座,卻不肯把學有所成帶回堂會教導,更差是這些信徒自命清高而停止於堂會內學習,或抨擊其他教師水平不夠等。這些偏差造成了堂會教導的困局,堂內有人教而乏人學、堂外則人多學而課程層出不窮。教會要肯定「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提後二2),無論是「專職教師」或「信徒教師」,兩者皆教會所需要。

學以致用

當信徒誤把「資訊」等同「教育」,吸收愈多資訊,卻不會帶來生命更新。聖經教導要具體實行出來,學道群體於此扮演關鍵角色。教牧、導師與教師能於特定的場景內觀察與了解學生的成長。

當今本港信徒靈性如用「頭」(head)、「心」(heart)、「手」(hands)三方面檢視,較弱的是「手」、其次是「心」。信徒「心」靈能經驗神少,部分原因來自堂會的內向思維,根本不提供任何空間予信徒「落手落腳」來冒險「做神學」。

教會教育的失連,就是信徒單有資訊、或勇於行動,卻少了整全的學習循環。信徒有時以「頭」(認知) 作起始,有時由「心」出發,有時「行動」行先,由哪點開展不要緊,重要是「知」、「情」、「行」三方面相應成長。當堂會內只有一群好議論的旁觀者,卻不肯去「學」與「教」,受損是教會教育的不像樣。

結語

正如不少從事培育生命的長者提醒我們,教育生命的工程從來是深耕細作,持之以恆。華人教會的健康成長,還看堂會、神學院與機構重新重視 ! 我們要投資更多於「聖經教導、教會培育」的使命 !

(文章刊於《使命與領導》(第45期),2016年5-6月)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