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本週評論:佈道的更新

引言

  教會的佈道事工一向重視方法、技巧與成效,有關佈道神學則欠奉;我們的「奮興式」佈道或「市場式」佈道來自北美,更由於有福音機構作為某些「福音工具」的代理人,於是就佈道神學作出認真與深入的討論不多。

  教會佈道事工不自覺帶來的偏差,甚至把佈道與神學分割出來,錯認神學對於佈道來說是不重要的。筆者認為是時候,教牧、機構同工與神學工作者一起重新思考佈道神學,才能使我們宣講的福音,適切回應廿一世紀的挑戰。筆者認為有三方面,可作探討 : 一是佈道信息,二是佈道流程,三是佈道成效。

佈道信息

  北美福音信仰領袖已醒覺不能只重技巧而忽略佈道內容。司徒德牧師 (John Stott)於「阿姆斯特丹2000全球福音會議」向與會講道 :「我們必須回復本於聖經的福音宣講。」他認為以聖經為本的佈道者,其信息與一般的演講是大有分別。

  「首先,這信息蘊涵著豐富的福音內容,因為這是上帝為罪人預備的好消息。而它的焦點就在耶穌基督代死的救贖與榮耀的復活上。其次,這信息帶著權柄,使人無法忽略,並要心悅臣服。它擲地有聲、鏗鏘有力!第三,這信息擁有能力,能釋放人、改變人。使人得著自由。福音的這三個特質(內容、權柄與能力)都來自聖經,上帝的話語。」《阿姆斯特丹2000全球福音會議 - 專題講道》

  同一場合,巴刻博士 (J. I. Packer) 則強調宣講完整的福音,很多時候佈道者的失敗在於小看或看扁了福音。福音並不是信仰入門的小兒科,乃是關乎神的國度,未來的盼望與信仰群體等。福音本質是既淺且深,可惜我們誤解了福音,把福音簡化為「信主方程式」,甚至忽略了福音對尋道者所作的挑戰;於是我們為求決志人數而不自覺地把福音變質為「滿足受眾的宗教消費品」 !

  耶穌與使徒的佈道信息,並非停留於「滿足需要」的層面,也有不少直接對質人性的宣講,如撒馬利亞婦人 :「你已經有五個丈夫,你現在有的並不是你的丈夫。」(約四18);對青年財主:「你還缺少一件: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可十21)。使徒宣講的佈道信息,有豐富的教義與歷史 (徒二14-36;三12-26;四8-12;七2-53;十三16-41),且與多元宗教及哲學進行理性對話 (徒十七16-31)。

  當今不少福音信息,為求迎合人的心理,講員把信息內容淘空了,不注重福音本身的完整與豐富,造成福音「浮淺化」或「感性化」。筆者認為福音失卻吸引力,問題不在於方法,乃在乎內容。當講員把福音「消費化」,為迎合人意而宣講不純真整全福音,於是只講信耶穌有何好處與福分,卻不要求決志者悔改認罪,付出代價,放下已有的來跟隨主。市場「幸福音」帶來大批決志者,當中不少理解福音如同多取一張信用卡,以作防身;當福音成為市場商品,一切講利益與計算;信仰隨時用完即棄,這說明了堂會信徒流失的原因之一。

  教會要重新思考佈道信息的完整性,不要本末倒置或主次不分,迷信佈道方法或技巧,須要鼓勵佈道者能深入淺出地宣講完整的福音。教會宣講的福音,不僅止於個人與神復和 (林後五18),更是所有受造之物與造物主的復和 (羅八18-23)。面對全球化貧富懸殊,教會再不能獨善其身,要以身作則,本著基督愛心,透過具體行動關愛與服侍窮人,讓世人看見神常與窮人同在。教會要積極宣講整全的福音,世界仍是神愛護的 (約三16);

  正因如此,福音不限於個人得救,更擴展至萬物的更新 (啟廿一5),愛護自然、維護人權、促進復和、關注愛滋與全球暖化等公共課題,也是福音的內容。教會重新理解福音,並非否定十字架救恩的必須性,乃是回到聖經的福音宣講,上帝的治權要臨在所有受造之物,包括人類在內。任何只注重「市場導向」式福音,不是真正福音,乃是偏差的福音 !

佈道流程

  教會領導學者吉布斯教授 (Eddie Gibbs) 於 ChurchNext 倡議「佈道是邀請對方與主為伴」。信仰猶如一趟旅程,因此佈道模式不再把佈道與栽培切割為兩個不同範疇,反而於宣講福音的流程,同時要強化信仰價值的教導。

  畢理察 (Richard Peace) 於 Conversion in the New Testament 指出,現今教會把佈道「事工化」,甚或「專業化」,倒把原來新約福音有關悔改歸信經驗僵化為某套方程式或事工活動,無疑是把福音「異化」了。畢理察提倡「流程佈道」(process evangelism) 理念,即「佈道生活化」,重點不在於未信者何時決志信主,乃是讓未信者於其尋求歷程愈來愈接近耶穌的福音。

  有些佈道者不恰當地理解「決志」,以為對象聽了一次福音信息陳述,然後因應要求作了表示 (或禮貌地不反對),即等同信主得救。「教會君士坦丁化」的危機,就是堂會製造了大量沒有經歷「悔改歸信」(conversion) 會眾。

  教會要重新以流程看待「決志」,「決志一刻」只表示某位尋道者開展其不斷悔改歸主之信仰旅程。與葛培理私交甚好的鐘馬田牧師 (Martyn Lloyd-Jones)曾公開地反對「決志主導」的佈道方式。巴刻按其改革宗神學思想,質疑那些高舉個人意志作決志來確認得救的做法,他批評這種做法只會為教會帶來更多不肯付代價的信徒。真福音不是任由各人按其口味選取,教會領袖不要把尋道者的「決志」等同「悔改歸信」,尋道者需要讓福音改變人生價值與生活方式。

佈道成效

  從《2014年香港教會普查》反映,本地堂會經常採用關係式佈道,再結合堂會本身的外展聚會,當中包括友誼佈道(或一領一,佔50.7%)、佈道會或福音主日(39.7%)、福音性研經(24.4%)、福音餐會或聚餐愛宴(22.3%)等。大型佈道會由1994年的44.1%下降至2014年的4.0%,反映時代轉變,此類形式已失掉吸引力。

  再看堂會牧者對現有不同佈道方法的評價(見下圖),首位是友誼佈道(54.6%),其次是堂會佈道會或福音主日(46.5%),而大型佈道會的有效性只佔3.7%。堂會建立了佈道文化,自然以本身常設的聚會,作為與未信者接觸的渠道,從而易於使這些尋道者與堂會建立良好關係,成為他/她們心靈安歇之場所。

(此表格版權屬香港教會更新運動,未經許可,請勿複制。)

  基本而言,本港佈道模式一向以「吸引式模式」(attractional model) 為主,此模式注重節目,以名氣講員或名人見證為其賣點,注重宣傳與包裝,務求愈多人「來與觀看」(come and see),就能保證成功。另一種「道成肉身式模式」(incarnational model) 則相反,重點不在於節目或表演,乃是教導與推動信徒帶著使命,把基督的愛伸延至血緣、地緣、職緣與趣緣等關係當中。「去與分享」(go and share),正是此模式的精神。

  筆者認為「堂會為本」的佈道策略,而非大型佈道會,才是教會朝向健康成長之路!筆者確信地方堂會才是佈道成效的關鍵所在,就是尋道者需要透過與地方堂會結連;唯有「歸屬」(belonging) 於信仰群體,「歸信」(believing)才能真正發生與成長。福音要對世界有影響力,不是佈道者宣講福音如何精采,乃是歸信者怎樣活出福音的真實 ! 紐畢真(Lesslie Newbigin) 說得對 :「信仰群體是福音的最好詮釋。」 

  筆者認為佈道成效的量度,不只看決志人數有多少,反要思考怎樣培育信徒更真實「活出福音」。當堂會製造大量「消費福音」的信眾,卻未能塑造那些能「活出福音」的門徒,教會的佈道成效很大能只是「虛有其表」,重覆做一些放煙花消費人力物力與時間的活動而已 !

結論

  教會要重視宣講福音,我們更要思考是福音內容 : 市場福音或神國福音 ? 佈道是邀請未信者尋索信仰的歷程,決志不等同悔改得救。教會要有佈道成效,並非宗教消費者,乃是真實「活出福音」的門徒。筆者期盼堂會走出連番忙亂的佈道活動,能有更多理性對話,從而提升佈道事工有更堅實的神學思考。

(此文大部分內容曾刊登於2010年5月《澳門牧養夥伴》(澳門聖經學院出版,第13期),現重新修改發表。)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