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時勢牧言:使命空間與使命群體


  相片攝於中國佈道會尖沙咀迦南堂- 「家·南·天地」


  不少人提到,香港教會前景有不確定,同時面對教會生命週期及大環境的影響,需要重新想像未來和教會發展的形態等;在我看來是新的發展契機,亦是教會作為使命群體,需要再思在時代中那「可見的」和「不可見的」教會,未來會是怎樣?或許,我們仍要探索更多,容讓不同的聲音與嘗試,說不定傳統與新形態能各有發展,帶出協同的效應(synergy effect)。


  縱然時代不斷地變遷,教會是使命群體,使命不變,群體是基督的身體也是有形可見的(visible),更有不可見(invisible)的奧祕。誠如陳若愚在《教會、使命與聖禮:基督教要義導論》探討基督是教會的身體的論述,「基督的身體『喻意和集體性』的意義(metaphorical-collective sense),也承接了自奧古斯丁(Augustine)和加爾文(John Calvin)所提出觀念:真正的教會乃是那『無形的教會』(the invisible Church)。」(頁122),然而教會的可見,就如「信徒和教會與主有一個救贖性,同時也是真實的關係(a redemptive and also real relationship),使他們都有主的新生命,而且這生命會逐漸更新成長,等候將來身體的復活。」(頁125)因此,潘霍華在《跟隨基督》認為,「這個初生的教會是一個能見的團體,是世人都能看見的,而且說起令人希奇,『他們……得眾民的喜愛』(徒二:47)。」(頁249)


  最近,閱讀王緯彬的著作《教會、空間、轉型》,他的研究跟進了24個創意實踐的個案,提出「使命空間」(missional space)的思考。在時代轉變中,教會能否以使命為方向,將閒置的空間變陣,創意地運用,「不但使教會內的會眾產生更新轉化,也使他們對社區的需求變得更加敏感,更能明白甚麼是城市宣教。『使命空間』讓教會更有效地接觸他們鄰舍,開放自己,進入社區,從而轉化教會以外的人的生命。」(頁258)


  事實上,教會是否轉型與使命息息相關,艾德‧斯特澤(Ed Stetzer)及湯姆‧雷那(Thom S. Rainer) 在《蛻變教會》(Transformational Church)有相關的討論。作者提出蛻變迴環三大範圍及七大元素,分別是識別(使命為念)、持守(活力領袖、相交意願、祈禱倚靠)及參與(敬拜、社群和使命)。筆者想在此特別指出「使命為念」,因為這是指向教會怎樣理解和服侍鄰舍,是可見的。「以使命為念的教會,很明白神差遣她們處身此時此地,並非出於偶然。這樣的教會明白社區需要,能按著當地人的實際處來牧養他們。『使命為念』的心懷,幫助教會領略全球遠象,而懷著使命理念服侍社區的教會,更體會到投身於神普世使命的需要。」(頁56)


  確是,教會在型與形的改變,是一個蛻變的過程,為的是回應上主的差遣,群體的真實關係與使命感,影響所在的地域。然而,教會的轉變,有推與拉(push and pull)的因素,一方面流失與老化,另一方面是在社會變遷的日子,教會仍要站穩,堅守真理與不變使命。教會不局限於四牆之內,也不只是社區服侍,而是使命群體藉三一神的臨在,經歷上主給教會的身分,既聚且散,為基督作見證,實踐整全使命。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一直有留意相關的發展與社會形勢,因而開展了「2023香港教會形態發展趨勢」的研究,結合量性與質性方面,主要是基於「2021逆境中香港教會跟進研究」,制定研究目標,期望將更多堂會的變化呈現眼前,探索在變與不變之中,不忘使命。


  為了進一步作出探究,我們於2023年1月5日(周四)上午舉行「迎、型、形」交流會,一起重新想像。聚會之後,繼續整理相關經驗和研究,以不同方式再作分享。



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