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時勢牧言:共塑教會前景



近一星期以來,大家都較多關注建道神學院舉辦「塑造香港教會前景會議」,除了周六青年聚集與培靈會之外,有三宗及神學院分享,大會也另設定多方面的議題,一起交流,十分豐富。值得留意是場刊中的研究報告,整理了一些觀察與提醒。


誠如大會提到,是次會議不是提供一切問題的標準答案,而是讓不同人士聚在一起,經驗交流與整合處境問題,面對挑戰,實在有其意義。


相信,因著議題緩急及時間關係,我們難以期望包羅萬有,事事研討,這涉及實際操作問題。然而,筆者認為探索香港教會前景的同時,教會群體的靈性是值得我們多作關注,特別信徒目前的靈命,處於十分疲弱的狀態,而整個信仰群體由於受到社會運動、移民潮及疫情的衝擊,彼此的關係亦未及關顧,衝突與負傷的情況下,需要適切輔導與疏解。


陳若愚牧師在《教會、使命與聖禮》講述教會的建立與成長,其中提到要靠聖靈建立有生命的廣度與深度的教會,廣度是普世見證上帝的榮耀,深度是「教會也應幫助信眾在生命上成長,在聖靈裏得力,成為聖潔,無可責備(弗四13;帖前三12-13)」(頁152)


事實上,這兩三年以來到「教新」進行「自然教會發展」測試的堂會,有八成以上的弱項是靈性:經歷神、對教會的熱情、屬靈結連及對屬靈操練的熱情。就著靈性方面,筆者曾在一些文章中也有分享過,特別是以下數方面的情況,需要深切關注。


- 我經驗到信仰在生命中不同的範疇(如事業、家庭、餘暇等)上,都有更新的影響。

- 我經歷到神在我生命中的工作。

- 聖經是我每日生活抉擇上一個有力的指引。

- 祈禱是叫我感到振奮的時刻。

- 我享受獨自閱讀聖經的時間。


這反映信仰群體的靈性正處於低潮,信徒在內裡靈性方面的「經歷神」處於紅線,而教牧領袖相信亦好不了多少。雖然我們不難理解為何如此?靈性的脆弱是十分致命,大多信徒感到未能經歷神在生命中的工作等等,這也是為何不少機構/神學院開設多了這方面的課程或服侍的原因。


當然,過去信徒間的撕裂關係,教牧同工間的衝突等。亦需探討怎樣包紮,在負傷中得以治療,實踐相愛。另外,教會老齡化、移民及疫情等對團契及小組生活的影響,不能忽略。這些方面有機會再作討論。


邁向未來,我們需要共謀對策,有社會觸角、針對處境,交流經驗及提出方案,更多關心自身的靈性,從多方面包括宣講及靜修中,自牧也牧人,於牧養、領導及使命中不斷更新。


(利申:筆者不是建道校友,是「移民潮下教會領袖青黃不接問題」其中一位講員)




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