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時勢牧言:進入處境、探索前景


Source: Domaine Public

「你們要尋求良善,不要尋求邪惡,就必存活。 這樣,耶和華 ─ 萬軍之神必照你們所說的與你們同在。(摩五14,《和修本》)


  過去的日子,香港教會更新運動著力普查研究及教牧培訓等,特別是透過每星期發出的「本周評論」,將我們所見所思,實況與處境提出,期望在時代的激流中,達致守望與同行,一直效果良好。


  如今,時勢急速的轉變,各人怎樣應對或會判斷不同,然而做好彼此溝通之餘,我們實在需要從上而來的智慧行事。在此時此刻的環境,「教新」於2022年仍會分享適切的資訊與每週文章,舉辦培訓及聚會等,探討應對時勢的牧養思考,與教會同尋前景。


  對香港教會而言,2022年是更具挑戰的一年,我們的「本週評論」將改名為「時勢牧言」,象徵我們進入不一樣的歷史處境,企盼透過辨識時勢,與你一起尋求良善,心意更新。「牧言」將一如以往,分享我們觀察、數據及思考等。祈求上主給予亮光與洞見,好使我們常作準備,仍存盼望。


  筆者早前於基督教週報(第2991期)撰文〈移民潮衝擊下的教會發展〉,提出我們最新的研究數據分析及觀察,首先是進入處境,探索前景。


  董家驊牧師在《21世紀門徒現場》提出實踐神學的方法有六方面,包括描述當下、探索處境、神學反省、更新實踐,科際整合及對話的藝術。他特別提到正視現況是很重要的第一步,「實踐神學的第一個任務是描述性任務,正視人類的經驗。這個任務看似微不足道,卻是同在和聆聽的屬靈操練,提供之後分析處境和神學反省一個粗略的方向,是很重要的第一步。」(113頁)



  在過去的一年,經常有人這樣說:「我的教會仍有領袖對前景很樂觀,至少仍然可以傳福音……」筆者亦於一些場合,親身聽到有教牧領袖及信徒有類似見解,背後原因是有不同的個人經驗及假設。我們有時期望對方如自己一樣,或者很想快速便有共識,對當下有較接近的看法。


  然而,原來實踐的更新是一個過程,要走過不同的步驟,以致能容讓不同的意見,建構對前景的洞見,提出可行的牧養對策與革新方案,達致在群體中做神學。「我們需要在群體進行神學反思,因為我們是按著三一上帝的形像受造的,也因為我們受呼召與彼此歸為一個身體,向彼此負責,效法基督對我們的愛來彼此相待。」(210頁)


  在未來的日子,願三一神向我們說話,更願祂幫助我們謙卑自己,僕人敬聽!


「那孩子撒母耳在以利面前事奉耶和華。在那些日子, 耶和華的言語稀少,不常有異象。…… 耶和華來站着,像前幾次呼喚:『撒母耳!撒母耳!』 撒母耳說:『請說,僕人聽!』(撒上三1、10b,《和修本》)




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